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章 谁胜谁负(1/3)

白马渡。

前来支援的虎卫军和两万袁军精锐纠缠在了一起,一时间难分胜负。

刀枪相撞,这是曹洪与高览的第一个照面,两人不分胜负。

高览这时开怀大笑道∶「曹洪小儿,你中了子诚先生的计了。现在我河北的十万大军恐怕已经渡过官渡了。」说完哈哈大笑。

曹洪一脸震惊,不相信道∶「不可能,官渡不过是一座空营,哪来的十万大军?」

高览一脸嬉谑的道∶「谁告诉你那是一座空营?」

曹洪肯定的道∶「我收到探子回报,你们每天白天运兵去,晚上又运走,如何不是一座空营?」

高览装出感慨的样子道∶「我们每天白天是派去两万人,可是每天晚上只撤走了一万人,你的探子怎麽不数清楚呢?不过也是,黑灯瞎火的,要看清楚也挺不容易,呵呵。」

曹洪听了只觉眼前一黑,由於自己一开始就判断陆羽是声东击西之计,所以惯性的以为官渡的袁军大营不过是虚张声势,哪晓得计中还有计啊。

但曹洪不愧是久经沙场,飞快稳住心神,下令虎卫军摆脱纠缠全速会援官渡,高览率领的都是步兵,所以并没有追击,目送著曹洪走远,高览嘴角划过一丝冷笑。

曹洪在马上不停抽著马鞭,心急如焚的望著官渡的方向,他心中明白,没有了黄河天险,曹军就将赤裸裸的面对袁绍的百万大军,这对四面受敌的曹军无以於吹响了死亡的号角。

许昌,丞相府。

看著跪在地上的曹洪和程昱,曹操震怒非常,黄河天险一夜失守,兖州腹地几乎暴露在袁绍军的铁蹄只下,只要他愿意,他可以想攻哪里就攻哪里,而自己还没有完成战前的准备,可以说自己已经陷入了一个危局之中。

这时跪在地上的程昱突然开口道∶「这次是昱失察,不慎中了陆羽的计谋,子廉将军只是错听了在下的话,而且子廉将军及时回援,保住了官渡城关,才不至於一败涂地,还请丞相降罪於程昱一人,程昱甘愿领死。」

曹操这时听到二人是中了陆羽之计,不由详细询问。旁边曹洪最清楚,此时再也忍不住,一股脑倒了出来。

曹操听完後默然无语,良久,朝跪在地上的曹洪和程昱挥挥手道∶「这次不怪你们,你们下去休息吧。」曹洪与程昱对视一眼,脸上有些羞愧地退了下去。

曹操转过身依旧无言,其实他之所以赦免了曹洪和程昱,是因为刚才他在心中暗暗比较,他发现即使是自己处在那样的情况下也难免会中陆羽的计,这让他不觉有些气馁。

半响,曹操叹了一口气道∶「这陆子诚有姜望之智,奈何不为我所用。可惜奉孝卧病在床,无人能为我分忧。」

旁边贾诩站了出来,道∶「丞相勿要忧心,既然敌不过,何不收为己用。传闻那陆子诚乃重情重义之人,丞相何不用前日抓到之人引他前来呢?」

曹操闻言眼中闪过一道厉芒,双目紧紧盯住贾诩,贾诩似乎没有感觉到曹操的目光,依然是那副鬼气森森的样子,轻轻说了一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曹操这时收回目光,看向桌面上的镇纸,上面是他自己写的两句话∶「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

云峰山。

云峰山是邺城周围唯一可以称作山的山,深秋季节,山间枫叶飘落,常有游客留连其间,别有一番滋味。

不远处的山道上走来一对丽影,两人亲切的挽著手,周围的游客频频回头,似乎不相信这山野之上竟有如此天姿国色。

二女似乎早就习惯了这样的待遇,旁若无人的欣赏著山间的风景,正是蔡文姬和甄宓。

两人在城中待得烦闷,便出来野外散散心。两人一边走一边开心的聊著周围的风景,不知不觉中走入了山林深处,猛然发觉准备回头时,远处隐约出来一阵婉转悠扬的箫声,箫声辗转悱恻,彷佛吹箫之人在诉说对远方恋人的思念。

二女都是深通音律之人,不知不觉听入了迷,不由自主向箫声的源头走去。

走过九转回肠的小路,眼前豁然开朗,一缕小溪从山岩上倾泻而下,在崖下形成一个碧幽幽的笑潭。山石之上,一道挺拔的身影傲然矗立,手中玉箫发出呜咽的声音,如泣如诉,身上的青衫随风飘起,状若仙人。

二女仔细一看,吹箫者不是别人,正是陆羽,陆子诚。

前些天陆羽一直忙著帮袁绍出谋划策,渡河一战,他终於让曹操吃了个大亏。经过宛城一战,陆羽就知道曹操军中一定有一支无孔不入的密探部队,所以陆羽才故意布下这个局,让曹军反吃了情报多的亏,如果曹军没侦察到袁军官渡大营夜里撤走的假象,其一定会在官渡严密布防,那陆羽的计策就无用武之地了,这就叫聪明反被聪明误。

河北军突破了黄河防线後,曹军就全部缩到了各关隘要塞中,冬天将至,而袁绍军也要一段时间巩固渡河後的战线,双方都在拚命聚集著兵力,准备著钱粮马匹。表面上仍是一片平静,只有了解内情的人知道暗地里波涛汹涌,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