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篇 玉机真藏论(2/4)
手,所以叫做营。假如违反了这种现象,就是病脉。
帝曰:何如而反?
黄帝道:怎样才称反呢?
岐伯曰:其气来如弹石者,此谓太过,病在外;其去如数者,此谓不及,病在中。
岐伯说:其脉来如弹石一般坚硬,这叫做太过,主病在外;如脉去虚数,这叫做不及,主病在里。
帝曰:冬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
黄帝道:冬脉太过与不及,发生的病变怎样?
岐伯曰:太过则令人解(亻亦),脊脉痛而少气不欲言;其不及则令人心悬,如病饥,眇中清,脊中痛,少腹满,小便变。
岐伯说:太过会使人精神不振,身体懈怠,脊骨疼痛,气短,懒于说话;不及则使人心如悬,如同腹中饥饿之状,季胁下空软部位清冷,脊骨作痛,少腹胀满,小便变常。
帝曰:善。
黄帝道:讲得对!
帝曰:四时之序,逆从之变异也,然脾脉独何主。
黄帝道:春夏秋冬四时的脉象,有逆有从,其变化各异,但独未论及脾脉,究竟脾脉主何时令?
岐伯曰: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傍者也。
岐伯说:脾脉属土,位居中央为孤脏,以灌溉四旁。
帝曰:然而脾善恶可得见之乎?
黄帝道:脾脉的正常与异常可以得见吗?
岐伯曰:善者不可得见,恶者可见。
岐伯说:正常的脾脉不可能见到,有病的脾脉是可以见到的。
帝曰:恶者何如可见?
黄帝道:有病的脾脉怎样?
岐伯曰:其来如水之流者,此谓太过,病在外。如鸟之喙者,此谓不及,病在中。
岐伯说:其来如水之流散,这叫做太过,主病在外;其来尖锐如鸟之喙,这叫做不及,主病在中。
帝曰:夫子言脾为孤脏,中央以灌四傍,其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
黄帝道:先生说脾为孤脏,位居中央属土,以灌溉四旁,他的太过和不及各发生什麽病变?
岐伯曰:太过则令人四支不举,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名曰重强。
岐伯说:太过会使人四肢不能举动,不及则使人九窍不通,名叫重强。
帝瞿然而起,再拜而稽首曰:善。吾得脉之大要,天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至数之要,迫近以微,着之玉版,藏之脏腑,每旦读之,名曰玉机。
黄帝惊悟书肃然起立,敬个礼道:很好!我懂得诊脉的要领了,这是天下极其重要的道理。《五色》、《脉变》、《揆度》、《奇恒》等书,阐述的道理都是一致的,总的精神在于一个“神”字。神的功用运转不息,向前而不能回却,倘若回而不转,就失掉它的生机了。极其重要的道理,往往迹象不显而尽于微妙,把它著录在玉版上面,藏于枢要内府,每天早上诵读,称它为《玉机》。
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故死。
五脏疾病的传变,是受病气于其所生之脏,传于其所胜之脏,病气留舍于生我之脏,死于我所不胜之脏。当病到将要死的时候,必先传行于相克之脏,病者乃死。这是病气的逆传,所以会死亡。
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脾,至心而死。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气舍于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也,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
例如,肝受病气于心脏,而又传行于脾脏,其病气留舍于肾脏,传到肺脏而死。心受病气于脾脏,其病气留舍于肝脏,传到肝脏而死。肺受病气于肾脏,传行于肝脏,病气留舍于脾脏,传到心脏而死。以一日一夜划分为五个阶段,分属五脏,就可以推测死后的早晚时间。
黄帝曰: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不治。法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传五脏而当死,是顺传其所胜之次。
黄帝道:五脏是相通连的,病气的转移,都有一定的次序。假如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若不能掌握治病的时机,那麽三个月或六个月,或三天,或六天,传遍五脏就当死了,这是相克的顺传次序。
故曰:别于阳者,知病从来;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言知至其所困而死。
所以说:能辨别三阳的,可以知道病从何经而来;能辨别三阴的,可以知道病的死生日期,这就是说,知道他至其所不胜而死。
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
风为六淫之首,所以说它是百病之长。
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盛痹不仁肿病,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极品谋士游三国
啼血狂后:冥王大人要抱抱
重生之反派逆袭
纵横在武侠世界
重生之王朝教父
我的艳鬼丈夫免费全文
总裁夫人拒承欢
清冷大佬的小甜包
都市之超品狂兵
初唐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