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二章 天王炮(2/4)

勉强吃了几块咸咸黑黑的马肉干,又吃了大半块蒸饼。

这才在金三娘满足的眼神里,回屋休息。

杨博的预估不差,一觉睡到日上三竿,也没人来打扰他。

清晨不战,今天金贼应该不会来打金家寨的。

半上午的时候,杨博出去看了一下。

今天的天色不错,夜里八成会有月亮,适合夜袭。

寨子里充满了炒麦的香气。

金六郎真是个不错的,知道准备干粮。

回屋之后,杨博在心里大略的过了一遍,才让三娘喊来了金六郎。

“六郎,今夜或明晨咱们就南渡,可行吗?”

除了好战友大黑驴跟不怎么贴心的女书史。

杨博算是孑然一身,想跑随时都可以。

但金六郎不同,坛坛罐罐太多,想跑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人员物资不凑手,把南渡当做是远足,结果可能会很凄惨。

所以,金六郎这边的情况,杨博必须掌握。

“听小夫子吩咐,六郎大半年前就在筹备了,随时能走。”

金六郎的回复,让杨博多少有些诧异,这老小子越看越合心意。

“甲胄兵器不能丢,硫磺硝石不能丢,一些坛坛罐罐也要带上。

铜钱金银……

只带金银就好,铜钱如果量大,就找地儿埋了吧。

二十多辆牛车以及战马,尽量用来驮运老幼。

粮食物资,让人随身携带。

兵器要以长枪、马槊、大斧为主。

做一些扁担挑运物资,咱们沿汴水入淮河,找好会合的地点。

今夜咱们去拔刘家寺大寨!

六郎,我说的可有疏漏之处,你们找补一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夫子一番话说完,金六郎并没有答复。

而是潸然泪下。

与之前的相公们、太尉们相比,小杨夫子真是值得托付。

想着带人苟活的艰辛,他不由的悲从心头起。

“六郎,你也是有儿有女的人了。

关键时刻,莫要惺惺作态。

不入黄泛区,咱们不一定能安全南渡。”

按照金六郎所说,杜充那不是人种儿的货,决了黄河。

如今从长江到淮泗再到山东,也就是京东东路一带,无数人遭灾。

生活的地盘是有了,但那边的乱民也是不少。

南渡仅仅只是开始而已。

莫斯科都不相信眼泪,东京汴梁城也是一样。

杨博现在也想通了。

想要活下去,时不时的就要搏一搏、浪一浪,不然生路何在?

“小夫子慈心!”

见捧臭脚已经浸入到金六郎的骨子里,杨博洒然一笑,继续开口。

“六郎,你要与杨夫子预备至少二百甲士,配上大斧。

今夜拔除刘家寺大寨,必然有大量的粮草,壮丁跟扁担,也至少要五百条。

找好杨夫子说的汇合点,多找熟路的人。

拔了刘家寺大寨,金贼必然报复,咱们连夜就走。

让不走的死硬,帮咱们在汴梁顶雷。”

现在是必答的选择题。

杨博已然做好了选择,而且认为是对的选择。

想走的可以同路,至于不想走的,谁来也没办法。

“都依小夫子安排!”

对于南渡,金六郎已经筹备了至少一年了,许多事都做了安排。

事到临头,虽说心里依旧惴惴不安,但选择在实在是不多了。

带着心中不安,金六郎下去安排南渡事宜。

只是平常稳健的步伐,看上去有些飘忽。

“三娘,跟上去,安排甲士跟壮丁休息。

回来的时候,多带些碎布、棕绳,杨夫子有用。”

见金六郎离开的步态有些不稳,怕这老小子忘了事儿。

杨博又安排金三娘做了补充。

今夜是关键,过了今夜才能看出杨夫子到底神不神。

金三娘走后,杨博带着女书史也忙了起来。

将二十几个坛坛罐罐装满了火药,又配了足够的捻药。

最大的坛子,装了十多斤,最小的也在两三斤上下。

等金三娘回来,大概说了一下,让两个女人搓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