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章 义军之中有坏人(2/4)

/>

接下来很顺利,定好了交易的方式跟时间,外面的金贼就撤了。

在识时务这一点上,杨博也很佩服寨外的金贼。

能战则战,不能战则谈,谈好了就走,很果断!

至于中箭而死的签军、战马,还有被弹压的尸体。

就跟垃圾一样,被丢弃在寨子外面。

北地的签军,在金贼的眼中,恐怕连牛马也不如。

等金贼走远了,杨博出城看了一下。

十多个中箭而死的签军,背囊里的财货不见了,但大饼被随意的扔在了地上。

弹压混乱时,被杀的签军也一样没了财物。

显然,金贼的粮食是很充沛的,几百斤大饼,即便签军也视而不见。

弄不好金贼营寨里的粮食,就是属于东西两路正规军的军粮。

如今的战争,金贼以劫掠为主,完全没有军饷跟粮草的压力。

这些压力,都聚集在了宋军的身上。

一方轻装简行,而且还是以骑兵为主。

另一方负重前行,摆开阵势堵截,行军之中依照祖宗规矩,还要带上家属随行。

这样的战争,不用打,胜负已分。

偶尔的胜利,不过是战术上的小胜而已,于大局无损。

宋军最好的战法,就是坚壁清野、据城而战。

以几百年打造的城垣,来阻击横行的骑军。

这是农耕文明对抗草原文明唯一的出路。

蒙元历时四十年才真正消灭南宋,就是最好的实例。

但是,赵家皇帝现在根本不具备这样的战略高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太祖赵大亲自设计的东京防御体系,都能因为不美观,改成四四方方的脆弱城墙。

城墙还在其次,昏昏然不知道在干什么的赵宋君臣,昏招频出。

最终导致汴梁皇族被一锅端掉,这就是报应。

品评了一下如今的战争,感怀了一下如今在五国城为奴为婢的赵宋皇族。

对于赵家皇族,杨博没什么同情。

但对于毁于一旦的东京繁华,却有些唏嘘。

一人无能,连累一国。

士大夫无能,举国受辱。

收摄心绪,坚定了自己的目光,杨博转身进了寨子。

“小夫子,真换啊?

那硫磺、硝石,金贼必然用来攻城。

城内的上官太尉还是不错的,几次斩杀了金贼的劝降使。”

进寨之后,杨博上了马道,查看着周围环境。

金六郎一家也自然跟在了身后。

金六郎不算是白丁,知道的东西不少。

在硫磺、硝石的交付上,提出了疑问。

金家寨真正的靠山,还是东京汴梁城。

一旦城破,寨子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唇亡齿寒的道理,金六郎这样的市井油子,清楚的很。

“换个屁!

待会儿粮车来了,只要没有金贼保护,连人带粮车,一遭并了。

金贼来的人马如果不多,也是一遭并了。

先让弓手、甲士吃饱大饼。

知会下去,今日大捷,阖寨饱食!

让寨子动起来。”

望着跟昨日一样,依旧带着薄雾的初春清晨景色,杨夫子很是无耻的说了自己的决定。

他脑子抽了,才会把硫磺硝石给金贼,那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汴梁城陷,自己多半也要在这边做残民。

虽说有舒服的机会。

虽说金朝也能为官。

而且以自己的双进士第,起步就会很高,但杨夫子怕被套电钻。

还有就是金朝的体制生态不怎么好。

跟丛林山野差不多,杨夫子可不想被随意打杀。

想着金朝汉官的一些凄惨遭遇,杨夫子打了一个冷战。

这金朝的文官是断然不能做的,女人都没法保护,还做个屁的狗官?

被人作威作福,那不是狗官,是狗!

“小夫子,这么做,金贼势必要拔寨的。”

虽说杨夫子的回答很刚烈,但金六郎却怕了。

自不是人种儿的杜充跑了,汴梁的形势急转直下。

城南的寨子,有被劫寨的,也有偷着降了的。

得罪金贼狠了,死的也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