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村民与他的欢喜(2/3)
着如将七里村改造成乡里,甚至是县里数一数二富裕的村落。>
那到时香火就不用愁,甚至连升职之事也指日可待!>
...........>
梳理地脉是个水滴石穿的事情,极其枯燥且磨神,比起上世流水线上的工作还要枯燥无聊。>
这才大部分村神成为谷神的最主要原因!>
但他硬是耐着性子做了两年,并且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都要去做,因为这是改善七里村土壤土质的唯一办法!>
就当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了!>
他现在正在捋第二条干脉,要是这第二条顺来捋出来那七里村的亩产能再高一成!>
现在的首要任务也是增收!>
只有先解决了七里村的温饱问题才能谈下一步发展,不然都是些空话....>
如此这般忍着枯燥梳理到了晨时,张临舟便将周身神力收了回来,回到了地上。>
清晨的阳光清澈。>
张临舟也不耽搁,按工作表又来到村头路边坡上自己那小坛中。>
坐在坡上静看一方村落炊烟袅袅时,这是他每日最喜欢的环节。>
这时当村民们吃过早食后纷纷准备开始一日劳作,今天他们依旧准备去渡田河挑水回来灌溉田地。>
那点水虽然是杯水车薪,但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人讲究尽人事才能得天眷!>
走在田埂上的挑水队伍气氛有些沉闷,大家缸里都没有多少存粮,要是春耕欠收了后果大家都知道,没粮要挨到秋收是要死人的....>
这般走着走着,有些村民发现秧苗变化还以为是自己是眼花了。>
“善石,你看这禾苗是不是活过来了?”>
“噫,我瞧瞧,好像还真是。”>
“我这里也是,肯定伯公保佑啊!”>
“快快快,大家都下田去看看各自的地。”>
大家纷纷放下水桶扎入田,弯下腰去小心翼翼地扶起青翠的禾苗,好似是捧着什么珍宝一样。>
等确定了之后村民们那些染上许多风霜、好似总蕴着哀愁的脸上终于化了开来。>
眉头上带上了欢喜,人群也不知道谁带头高唱起了山歌。>
众人附和声起,山歌声悠扬,喜悦便在人群中传递着,那去十几里地外挑水的力气好似又多了几分。>
一行人再走在田埂上时也不在沉闷,偶尔传来儿童嬉闹与那大人叫骂。>
入了张临舟的眼,便是一副绝美的田园画卷,让他也是跟着欢喜了起来。>
对他来说自己劳动成果能得到别人认可也是一件巨有成就感的事情!>
最喜凡间烟火气,徐徐抚平凡人心啊!>
果然,此时又有香火虹芒在他们身上升腾落到神坛处,其中香火虹芒中又夹杂了丝缕金芒,那便是功德。>
而这些金芒融入他的神印之中,让他神道底蕴又厚重了些许。>
.....>
晨时过半,挑水的人早以越过田埂消失在山路之中。>
他没有离去,在等来早祭的人。>
正在欣赏田园风光时于风中传来一股肉香,扭过头便看到坛前青石阶正上来了一个老者。>
须发皆白,穿着一件青褐色的衣裳,比村民身上大都打着补丁的衣裳看上去要整洁些,挑着箩筐。>
吹了口气,那箩筐上红纸被微微掀开,不出他意料里面放着一只蒸过的鸡,还有一坛温过的黄。酒!>
前些时日老者来坛中许愿田事顺遂,这大概是来还愿的!>
这老者如往常那般将落到坛中的树叶扫干净,摆上祭品点上香,又添上几碗黄酒,在坛前拜首,嘴里念叨着一些感恩词。>
“村民陈存发,代村中老少谢张伯公施神通庇护七里村,特备贡品蒸鸡一只,黄酒三碗....愿伯公神寿永昌....”>
整个过程也极为虔诚,一股比普通香火更为精纯的愿力香火香火从他身上涌出,流入那块代替神像的顽石中。>
这便是山民们那淳朴观念中与神共存的方式,神明护佑我我便信你奉你,反之别说你是村神了,就是天帝来了也不鸟你....>
而他口中念叨的伯公张临舟正舔着嘴唇,也是有些馋,村民们逢年过节才吃一次肉,他作为村神也只有在这些时候得到肉类贡品!>
只见他用手一招,手中赫然出现一只鸡。>
祭品的神到而形留便为灵食。>
一般神明都不会直接吃凡食,而生民们祭拜后一般也会将祭品带回家中去作菜,不过这祭品失去内在后味道会差上许多就是!>
灵食可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