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886章 山海关精锐(1/2)

大庆的兵马,仍旧在源源不断的向北方调度,化作洪流。

有些去了长城。

而有些则去了秦地,前往河西走廊。

长城防线,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嘉峪关完全由黄土夯成,这黄土先要放在太阳下暴晒、而后再放到大锅里蒸煮。

如此下去,方才能取掉黄土内的草籽,夯实的城墙才不会长草,可以延用成百上千年之久。

城墙顶部,则是用青砖铺成。

如此便可防止大雨将黄土夯成的城墙冲垮。

城墙四角,更有值守的角楼。

说是角楼,其实就是能藏身几个士兵的青砖小楼,夜间可在上面值守,巡夜。

全关共动用了青砖一万块。

实际上用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块,最后一块,压在了城门上,又被称之为压城砖。

说这压城砖一动,这嘉峪关城便会垮。

实际上。

这座嘉峪关,也刚修成不久,在嘉峪关之西,还有一处玉门关。

玉门关才是大庆最西面的地方。

只是当年宋国公冯胜抵达此处,发现这个地理位置足够的好,修建一座关城能扼守西面。

要比玉门关刚好一些。

庆皇便批准,花了漫长的时间,修建了这座新的嘉裕关城。

也恰好跟长城连在了一起,形成了古往今来,这天下间最庞大的防御体系,万里长城!

东起渤海山海关。

西至西域嘉峪关,横跨万里山河。

实际上。

长城的长度,又何止万里?

在庆皇的预算中,大庆长城的长度,接近一万八千里的距离。

只是在辽地北方那段,如今还没有修。

也导致了后期辽地的防御体系,没有防住北胡人,发生了那般的惨案。

至于现在。

辽地倒也不需要修长城了。

修倒是能修,哪怕给辽地长城全贴上瓷砖,秦风觉得也能做到。

然而修完了呢?

给自己困在长城内吗……

没必要。

真的没有那个必要。

这长城防防游牧民族的骑兵,的确相当好用。

然而这万里长城,基本延续着五里一烽燧,十里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寨的防御体系!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长城沿线的九个军事重镇。

每一个军事重镇,兵力都在十万人左右。

故此在朝廷那,对于这万里长城的说法,又有九边的叫法。

九边。

就是九处万里长城沿线的边境,九个军事重镇负责九段长城的值守。

光这九边重镇,兵力就高达近百万兵力!

也就是说。

大庆的两百万兵马。

其中有近乎一半,都守在了长城这。

因为对于大庆来说,甚至对于古往今来的农耕文明来说。

最大的敌人,就来自长城之外的游牧民族。

守好长城。

大庆的州府晚上关不关城门,其实都无所谓,根本不怕有游牧民族来劫掠。

这也就是所谓的九边重镇。

至于兵马。

基本上延用着一个原则。

长城上有一个个墙垛子。

每一个垛口的后方,都要站着一个兵!

这就是大庆的长城防御体系。

而这些兵,按照大庆的制度,基本世世代代镇守于此。

因为长城的后方,就是庆皇分配给这些将士们的土地!

土地分配的很多,让每个将士的家庭,都能过上不错的日子。

等他们上了年纪,他们儿子就继续来长城上,接替他老爹守着的垛口,继续护住他们身后的田地。

也护住大庆的万里河山。

只是。

辽东这边,长城没啥用了。

山海关的守将吴全,整天笑呵呵的,人都胖了一大圈。

“西面的嘉峪关守将,天天吃沙子。”

“再看看这最东面的山海关,啥事儿都没有,也就过的商队越来越多。”

吴全满是感慨。

长城沿线的兵马。

唯独山海关这边的守军因为挨着辽王,过得最好,最为舒坦。

甚至朝廷现在都开始担忧山海关守军的战力了。

觉得再过些年,这些没有任何压力的山海关守军,很有可能会废掉,难以形成有效的防御力。

必须得换掉才行。

只是暂时还没有被庆皇通过。

“弟兄们都想跟着辽王,去塞外捞点军功去,可辽地弟兄们比山海关的弟兄还猛,咱们根本没机会。”

“也就朝廷抽调走了一半的人手,前往塞外,只可惜跟的不是王爷,而是陛下的中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