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雨落回悸清河县(1/2)
柴孝和、徐洪客之策,俱不能用,值此海内纷争,竞逐隋鹿之际,淹滞洛阳城数月之久,而随着王世充等援兵的到来,初所得之先机渐失,李密在洛阳面对的局势,已对他不利。
李渊却在此时,起兵尽管才只一两个月,声势本远不如,然当断则断,却勇於舍了河东县城,亲率其军主力冒险进入了关中。此消彼长,天下之大势,在渐渐地变化。
“时我不待”之感,再次强烈地袭来。
但在第二天渡过沁水后,李善道没有能立即就挥兵攻城。
一则,营地须得先筑;二则,下午起,小雨转大,淅淅沥沥的,亦不利於展开攻势。
打清河时那场持续了十余日的大雨,重回郭孝恪的脑海,望着稀疏的雨帘,尽管这雨还称不上很大,至多是中雨,他却不禁担忧起来,与李善道说道:“将军,这几天一直阴云布集,前几日还好,雨时下时断,下的也不大,现却雨势渐大。可别再成攻清河时,大雨连日了啊!”
“玄成前日的来书中与我说,他夜观天象,这雨不会下大的。长史放心就是。”
魏征当过道士,学过点占候风角,也就是预测天气的本事。
放心也好,不放心也罢,兵马已在河内城外,因为点雨就撤兵,肯定是不可能的。好在随军的粮秣带的充足,即便再遇到了大雨连绵的天气,至多攻城耽误些,粮草不会缺乏。
郭孝恪因也就不再多言。
当天,万余将士、数千民夫,冒着雨,在河内县城的东边、南边筑下营地。
入夜以后,雨势不停,下了一整晚。
到再次日早上,仍还在下。
本就离沁水近,这几天,断断续续的又小雨不止,地面早是潮湿,这半天一夜的雨一下,地面登时泥泞不堪,看那南边的沁水,也有点了涨起之状。风挟水气,扑面潮凉。
李善道召集诸将,就接下来的攻城,做了个商量。
郭孝恪建议,有在清河城外时“冒雨清除阻障”的经验,而且现在这雨,下得还不如“清除清河城外阻障”时下得大,因此他认为,可以先冒雨清除阻障,并主动提出他可担负此任。
却这郭孝恪本也是一部义军之首,这回来打河内,他把他的部曲也带来了些,只是他的部曲本就不很多,带来的更少,只千人上下,权且算是他的亲兵部队罢了,故“先冒雨清除阻障”的建议,经过大家的讨论,李善道是同意了,可清除阻障的任务,显是不能只有他一部来担。
就调了王须达营的兵士,加上民夫中抽调出的两千人,给了郭孝恪暂时统一指挥。
便投石车、弩车拉出,弓箭手遣出,矢石掩护下,数千兵民出营,开始清除河内城外的阻障。
一边由着郭孝恪组织、指挥冒雨清障,李善道一边令其余各营的将士在营中避雨,自则引诸将,又往河内县城近处打望。昨天渡过沁水后,已经来看过一次了,并向城内也已劝过降,射了有箭书入城。城中截止目前,没有投降的意思。
城头上一如昨日,守卒严阵以待,有郡县官吏分在东城楼、南城楼巡视,戒备颇严。
李善道望了阵,说道:“萧公,你与城内郡县吏既熟,劳你以你名义再写劝降书一封,何如?”
萧绣巴不得河内县城早克,他好当面羞辱下河内郡守等郡中长吏,毫不迟疑地答应了。
“另外,我意召周边各乡的乡官、大姓一会,萧公,你与我一同接见他们吧。”
萧绣脸皮一抖,这可是他吃过的大亏啊!此攻心之计的效用,他才刚亲身感受过,再清楚不过了,勉强笑了笑,说道:“上兵伐谋。将军此策之威,仆亲尝受过!既有令,仆敢不从?”
李善道哈哈一笑,拍了拍他的胳膊,说道:“萧公,有道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战而胜有什么好处呢?能减少部曲不必要的伤亡,这还只是个小的好处;更大的好处是,能使百姓不受战火之累。方今天下大乱,罪在昏君,百姓何辜?我所以起义兵者,是为吊民伐罪,不是为使百姓受更多苦害。攻心之计,如能得成,岂不皆大欢喜?就如新乡,不就省去了你我一场刀兵相见,新乡士民不也因此未受战火之害?萧公,我以攻心而取你城,望你勿要介怀。”
萧绣改容,叉手为礼,肃然说道:“敢禀将军,近年以来,海内兵连祸结,百姓流离失所,南北争起之群雄,仆尝多闻,多以杀掠为事,而如将军,怜民悲苦,以仁义为本者,实仅见矣!仆焉敢介怀将军以攻心而取新乡?将军此仁举,亦新乡士民之幸也!又仆敢纠将军一错。”
“何错?”
萧绣说道:“将军,新乡非仆之城,前为桀纣之地,今为仁义王土。”
桀纣是谁,高延霸、王须达等不知,后听李善道说得多了,他们现也都知了桀纣是谁。闻得萧绣此言,高延霸、王须达等,不禁频频注目於他,各有心思生起。
王须达心道:“听说这姓萧的弃城而走,本不愿降从将军,是被将军派人追回的。这才三五天功夫,倒拍起将军马屁,半点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