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礼议(1/2)
六月初六,是朝会的日子。>
也是李守中正式接任礼部尚书的日子。>
太极殿中,诸公列班。>
大魏的朝会,在京的六品以上官员是必须参加。>
其余在职官员若有事奏,也可有参加。>
所以人数不是固定,而是由礼部负责提前做好登记。>
此时殿中正有宫人持诏宣读:>
“予闻李公守中,诗礼传家,恪尽职守,为人端方,克己复礼……”>
大段的夸赞之后,才是真正有用的。>
“今擢其入礼部,领尚书衔。”>
李守中听完拜倒,口中道:>
“臣李守中,感佩圣上隆恩,自当竭心尽力,为国尽忠!”>
“但……”>
他刚谢了恩,还没说完话。>
就有人出列打断。>
是兰台寺的一位御史持本上奏。>
“启禀圣上,臣弹劾原南京吏部尚书李守中,不合礼法,难堪礼部尚书之大任。”>
李守中和冯一博商议的第一步,就是请罪。>
没想到。>
还没等他开始,就有人率先发难。>
这个御史,李守中不知道是谁的人。>
但满朝文武不少人都知道。>
他是户部尚书刘舜君的门下。>
李守中调任礼部尚书,挡了他的入阁之路。>
看来这是要给李守中来个下马威了。>
景顺帝面无表情,可心中升起不满。>
御史风闻奏事,自然不能治罪。>
但他不早不晚,非等宣布完李守中就任的时候。>
这是想让他这个皇帝难堪吗?>
最过分的是,他刚让李守中就任礼部尚书。>
你就弹劾他不守礼法。>
这就等于是在指着他的鼻子,说他识人不明!>
好在御史也明白现在的状况,高呼道:>
“臣风闻,李守中明知圣上赐婚冯渊,还以其恩师名义,在江南为冯渊定了婚约,此举欲陷圣上于不义,其心可诛也!”>
这次也是不成功便成仁。>
他此刻也不管别人的眼神,再次将手里奏本高举。>
还好,他没傻到把火引到景顺帝身上。>
景顺帝闻言不置可否。>
听闻此奏也算是为了维护他,稍稍压下一点怒意。>
李守中闻言顺势一拜,也将手中奏疏举过头顶。>
“启禀圣上,臣正准备因此事请罪,请圣上明察。”>
两份奏疏一起被送到景顺帝的面前。>
没等他看,又有一人持本上奏。>
“启奏陛下,臣弹劾翰林院编修冯渊欺君之罪!”>
弹劾冯渊的人是位科道言官。>
倒是没几个人知道他是谁的人。>
这人的官职也不大,平日连朝都不用上。>
三份奏疏送到御案之上,景顺帝依次看了。>
好家伙!>
三人说的明明是一件事,却各执一词。>
第一份大意是说:>
李守中明知皇帝赐婚,还给冯渊定亲,是把皇帝陷入不义。>
这个御史确实是风闻奏事,竟没搞清先后顺序。>
第二份是李守中的。>
他表示不知皇帝赐婚。>
但草率为冯渊订婚,无意间让皇帝为难了。>
因此请罪。>
第三份则说:>
李守中为冯渊订婚早于皇帝赐婚,所以冯渊是在欺瞒皇帝。>
这人倒是做了充足调查,竟连时间都知之甚详。>
景顺帝其实心中有些不满,但依旧不漏声色。>
本来今天是件高兴的事,结果这些臣子又搞党同伐异这一套。>
“冯渊可在?”>
他的声音不大,但有宫人立刻重复了一遍。>
“臣在!”>
冯渊今日难得上朝,本是为了请罪。>
此时听到叫他,立刻出列。>
景顺帝面无表情道:“此事因你而起,可有什么要说?”>
“启奏圣上,臣恩师李公怜臣孤苦失怙,在金陵为臣操持婚姻!”>
冯渊闻言回应,口中道:>
“此与圣上怜臣之心一般无二,臣都铭感五内!”>
稍微拍了一下马屁,才道:>
“其实此事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摽媚
升级系统之王权的游戏
仙雾渺渺
极品老婆
最强全职教练
损道友莫损贫道
青梅不竹马
废物皇子:为何要逼我做皇帝?
我和小姐姐的故事
匆匆那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