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秦业训子,贾府拜年(1/2)
“你平日里最是乖巧,今日却如此无礼,也不知是怎么了?”>
冯一博走后,秦业就开始训起了秦钟。>
“钟儿啊,你的表现让为父很失望!”>
“我……我……我。”>
秦钟唯唯诺诺半晌,才道:>
“父亲,渊哥哥总是取笑我,我不喜欢和他说话。”>
“你小时候他就抱过你,开的玩笑也都是无伤大雅的,何谈取笑?”>
秦业一拍桌子,训斥道:>
“还不喜欢了!你喜欢什么?>
“我……我……”>
秦钟吭哧半晌,最后憋出一句:>
“我喜欢宝玉那样体贴人的。”>
秦业闻言顿时一窒。>
这事还要从去岁秦钟的业师辞馆说起。>
秦业年纪大了,精力越发有限。>
公务还十分繁冗。>
秦钟的业师南下后,他便想着与亲家贾珍商议。>
看能否让秦钟附往他家塾中去读书。>
可巧的是,他还没提呢。>
秦钟去贾府走动时,正被荣国贾府二房嫡子相中。>
竟邀请他一起上学。>
秦业再一打听。>
又知贾家塾中司塾的,乃现今之老儒。>
代字辈的贾代儒。>
这让他顿觉秦钟若去,定可学业精进。>
为了教育儿子,不让他学了贾族的豪奢风气。>
秦业还装作囊中羞涩,带着秦钟东拼西凑。>
才弄了一分像样的见面礼。>
二十四两银子。>
又带了秦钟,到贾代儒家拜见。>
当然,这还并非是束修。>
原本秦钟见了宝玉就自惭形秽。>
却不想秦业这一番举动,却让其自卑更甚。>
终日就围着宝玉转,羡慕着他的一切。>
原本秦业以为秦钟去了贾府家塾,怎么也是好事。>
可渐渐发现,秦钟没学到什么有用的。>
嘴里还总是动不动宝玉怎样怎样。>
细一打听,才知这宝玉的身份。>
正是邀秦钟上学的荣府二房嫡子,也是贾蓉的族叔。>
按理秦钟该叫一声二叔才是。>
但闻两人也是同窗,便暂胡乱叫了。>
此时正欲教导秦钟一番礼仪,却听闻他又提起宝玉。>
秦业总觉得两人有些过于亲密。>
可秦钟能去那边家塾,正是这位宝二爷的邀请。>
说秦钟算是对方伴读也是仿佛。>
因此,秦业一时无言以对。>
总不能说那位宝二爷不好。>
他缓步出了正屋,想找女儿聊聊。>
可走到院里又停住脚步。>
因为他不知该聊什么。>
秦可卿的事,他多少知道一点。>
却又难窥全貌。>
而且毕竟秦可卿是女儿,这事又是屋里的事。>
他这个做父亲的,没法和女儿探讨。>
尤其还是养女。>
一时间,秦业尬在院里。>
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忽觉自己如此失败。>
一双儿女,自己好像都教不了了!>
另一边,冯一博已经回了府里。>
秦可卿只知冯一博是她姑爷。>
却不知道,冯一博还是她姨父。>
对于今天遇到秦可卿这件事,冯一博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倒是尤氏姐妹,当晚的感觉就很深。>
初七这天,冯一博直奔贾府。>
他早投了拜帖,一到就被领往贾母的院子。>
鸳鸯和鹦哥在外面候着,>
一见他来,立刻上前施礼。>
两人异口同声道:“冯大爷过年好,祝您前程似锦,步步高升!”>
冯一博笑着掏出两个红包递给她们。>
才一矮身进了正屋。>
鹦哥掂量一下,又悄悄打开一道缝隙。>
这红包里面竟是个小银锭子。>
她心中一喜,拱了鸳鸯一下道:>
“看来我是借了你的光!”>
“去!别瞎说!”>
鸳鸯压低声音,恼道:>
“这位爷出手大方,和我有什么关系?你别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