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我又不是瞎子(万字更新!)(6/7)
破不说破。
到了晚上,陆严河又要跟秦淑兰和黄峰拍戏。
这些戏,他就基本上成了一个背景板。
很多时候,一场戏下来,他就一两句台词,主要是给他们搭戏。
这种时候,你想出彩,其实也没有什么机会出彩。
你演技好到天上去了,你也只是一个光线不打在你身上的背景板。
陆严河演了这么多场戏,这样的表演经历,他是第一次。
他就没有演过给人当这么多次背景板的戏。
三次配角,《黄金时代》《凤凰台》和《三山》,在他出镜的戏里,他都是那条线的主角。
跟自己之前的表演经历对照着看,陆严河还挺感慨的,也思索了很多的东西。
结果,他演完以后,剧组的人都一脸敬佩地看着他。
他还疑惑,汪彪则给他解惑了。
“大家都很佩服你,即使你只有一两句台词,你也一直在表演,在你的状态里,没停下来过,每一刻你都是有反应的。”汪彪说,“连摄影师都专门捕捉到了你一些反应的特写镜头,导演没有要求的,他们自己拍的,觉得有几个镜头,你的反应太好了,夸你有敬业精神。”
陆严河倒是没有想到,这也能成为被夸奖的理由。
敬业精神……也成了一个演员被夸奖的理由。
-
黄天霖坐在剪辑室里,看着一些已经拍摄好的素材。
这是他每天收工以后都会做的事情,确保每天拍的素材是的,没有存在问题。
很多时候,拍摄的素材要到了剪辑台才能被发现出问题。
但往往这个时候发现了,也晚了,除非重拍,不然就只能通过技术手段来调整——
一调整,质量就要打折扣。
所以,黄天霖希望真有问题的话,他能尽快发现问题,这样后面还可以趁着剧组都在,演员都在,安排重拍。
当然,以他每一场戏拍这么多条的情况,其实如果不追求一刀不剪的长镜头,总是能够找到可以用的镜头的。
袁海敲了敲门,端着咖啡进来了。
“不早点休息吗?都十一点了,不去睡觉,还待在这里。”
黄天霖说:“总不能一直拖着陆严河,让他待在剧组里不走,我把拍的片子都审一下,免得回头还得求他回来补拍。”
袁海对黄天霖太熟悉了。
一听黄天霖这个语气,袁海就知道,黄天霖对陆严河的态度变了。
“怎么样?你对陆严河的镜头满意吗?”
黄天霖没说话,只看着屏幕。
过了几秒,他才说:“还行吧。”
袁海:“你知道剧组的人都在说什么吗?”
“说什么?”
“他们在说,这部电影是不是有希望去顶级电影节参赛。”袁海笑,“还在想,这部电影是不是能拿一个大奖回来,所以,几乎每个人都拿出了自己最好的状态来工作,都不用我时不时地盯着他们。”
黄天霖撇撇嘴角。
袁海说:“今天我也跟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选片人聊了一下咱们这部电影的情况,他想要看看我们已经拍好的片段,我就把之前你剪的那一段叫人送去给他了。”
“他怎么说?”
“他很感兴趣,想要看成片,或者是粗剪也行。”
电影节的选片人,往往不会等到成片了才对一部电影发出邀请的。
很多时候,从拍摄阶段就已经开始关注了。
尤其是像陆严河这样当红演员参演的片子,或者是黄天霖这样曾经靠着处女作在国际影坛获得好名声的年轻导演,都是被重点关注的。
黄天霖说:“陆严河他没有必要来演这部电影的。”
“嗯?”袁海问,“都这个时候了,你怎么还说这个话?”
“不是,我是说,他来演这个角色,有点浪费了。”黄天霖叹了口气,“基本上只要有他的镜头,都令人赞叹,他太会演了,即使没有台词,只有一张不在焦点位置的脸,都很难让人忽视他的存在。”
袁海:“你以为他是怎么年纪轻轻就获得这么高的成就的。”
黄天霖抿着嘴。
“其实我跟他聊过,抛开他之前说过的种种理由,他为什么愿意来演这样一个配角的角色。”袁海说,“他是一个真的热爱电影这个行业的人,他说如果他参演可以帮助一部好电影获得更多的关注,那配角演一演也可以,他不在意主角配角这些东西。我一开始担心你的态度会激怒他,但是他竟然一点都没有被激怒,他一直在包容你。”
黄天霖面无表情。
屏幕的光映在他的脸上,有点泛冷。
“而他包容你,是因为他觉得,你的创作才华,值得他来帮一把。”袁海同样包容地看着黄天霖,“别担心他会抢走你作为导演的光彩,你看到他这几天在片场的情况了,他是真的欣赏你,所以,你也别太小气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