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68章 上二楼(4/7)

购买,一部分供应给合作单位,剩下的全部供应给经销单位。

贸易列车下来的货物是很多,但种类也很多,细化到种类上,再细化到分销渠道上就不会显得那么多了。

合作单位吃的饱,厂里工人吃的好,负责分销的回收站也吃的消。

贸易项目执行的还是计划经济,车还没走呢,货是一定要准备好的,货还没到呢,销售渠道一定是准备好了的。

也就是说,似是水果和海鲜这样的新鲜食品,一下火车就会被送往销售渠道。

可能是上午到的货,下午就能出现在供销社的货架上。

这种快速的分销制度让轧钢厂不用承担货物销售和损失的压力,也让回收站免于承担运输和网点建设的压力。

供销社是不怕这种压力的,他们的渠道比较固定,限制了所销售商品的多样性。

比如海产品,从津门上岸,要经历津门水产,再经历运输公司,再经历京城水产,再经历供销总公司,再到马主任的供销社。

别的不说,海鲜一定是不行的,到他这真就臭了。

而轧钢厂这个渠道则是不然,看似倒手也很多,但只是账面上的倒手,并不涉及到货物的倒手。

鱼虾从津门水产出来就上火车,下了火车就到供销社,最多也就是从马主任这里的中心供销社分往其他网点罢了。

能从正规渠道搞到这种东西,供销社内部是不管的,毕竟他们是负责商品销售的,工作成绩还是从销售成绩上来看的。

这个时候的风吹雨打,受影响最小的就是供销社了,谁都知道没了它不行啊。

李学武在沙器之走后便又将这次的贸易路线重新计算了一下,确定了没有问题后才将明天开会要用的文件放在了桌子上。

上午的繁忙之余,李学武也是在思考保卫处六科二十股的人事和工作问题。

以前都是他一个人在负责,人事和业务工作也都是按照他的意思在办,可现在出现了变动,不能不考虑萧子洪到来所带来的影响。

就像萧子洪所顾忌的那样,李学武不能不给他权限,也不能限制他工作,合作是最好的,但如果有歪心思,那争斗起来,谁都落不到好处。

李学武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初生牛犊不怕虎,萧子洪是人在壮年,壮志未酬,两人搭班子很合适,也很不合适。

一般来说,处里的工作不像是厂里那样搞分工,副处长也是负责所有部门业务的。

可有的部门会给副处长安排专职负责的业务,固定了副处长的工作权限。

这都要看部门一把手怎么安排了,李学武可以这么对从保卫处升上来的同志,但不能轻易这么对待从外面调来的同志。

团结是永远的话题,李学武知道,说不定有多少人在等着看保卫处的笑话呢。

要么是李学武降服萧子洪,要么是萧子洪掀翻李学武,他们最不希望的就是两人尿到一个壶里,那样还有什么意思。

不出乱子怎么实现意图啊,怎么撬动大树啊,打碎了的外壳才能看清里面的本质嘛。

看热闹的不嫌事大,可热闹中的李学武却是已经打定主意,固守本心,以不变应万变,主打一个防守反击。

-----------------

中午,小食堂。

徐斯年还真是从善如流,上周把李学武拉过来又是主动要意见,又是提整改的,这周已经按时开放了。

可能是因为位置的原因,这边门口倒是没有招待所那边的热,显得很是凉快。

来就餐的人数比较多,李学武也是端着饭盒排着队,重新开始了打饭就餐的生活。

在招待所不一样,那边都是用的碗碟,一桌几个人都是定好的,米饭或是馒头也是定量的,互相吃多少心里都有个数。

相当于去饭店吃饭,但是制,菜样多,吃得好。

在这边不成了,副科级以上的干部都来这边就餐,几百号人呢,真要是这么做也管理不过来了。

所以书记厂长带头,所有的干部们又重新准备好了自己的铝制饭盒。

这么做也好好处,省的食堂安排刷碗工了,吃完自己去水池边上刷,刷完拿着再回办公室。

多一个小食堂,招待所那边腾出位置了,大食堂也能减少一部分伙食压力。

傻柱见着李学武挑了挑眉毛,笑呵呵地甩着勺子在李学武的饭盒里打了三样菜。

小食堂这边是有些特殊的,比大食堂多一样菜品,可也比招待所那边少一样菜品,达不到国宴标准了。

“来,下一位~”

要不说傻柱有些愣呢,跟大食堂喊习惯了,到了这边还这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