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四章 暴力癞蛤蟆(3/7)

半的沙发,看着李学武随意的样子,有些摸不准李学武为什么这么问。

但现在炼钢厂没有谁敢拒绝回答李学武这些总厂来人问的问题。

“就是钢城本地的,我爸原来就是钢厂的工人,我也有幸念了书,一直念到了初中毕业”

“唔”

李学武点点头,看着茶几上冒着白气的茶杯不经意间地说道:“付海波他们家也是钢城本地的吧?”。

“额……”

于德才的脸色一僵,看着李学武,不知道这话是啥意思。

“我…我跟付海波不是一个地方的,我也是在他调回来以后才知道他是钢城的”

“嗯嗯”

李学武点着头说道:“我随便说说的,别紧张”。

“是,是,不紧张”

于德才干笑了一声,随后解释道:“咱们厂好些人都是钢城本地的,因为父辈多是钢厂老人,解放前就在钢厂了,所以工人子弟多”。

“我理解,老子英雄儿好汉嘛”

李学武笑着点了点头,看了一眼从窗外牵着狗过去的护卫队员。

“不是啥好汉,只不过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罢了,我们没啥能跟,只能接父辈的班儿”

于德才端起面前的茶杯润了润自己干的要死的嗓子,眼睛却是一直盯着李学武这边。

李学武打量着招待所,随意地说道:“这是好事儿,也是坏事儿”。

于德才不知道李学武想说什么,便没有接话儿,而是认真地听着。

李学武指了指大厅的风格,问道:“这儿先前是干什么的?”

于德才跟不上李学武这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问话方式,明显地愣了一下。

随即看了一眼大厅,这才回道:“啊,这是,这是以前炼钢厂老板的办公室”。

说着话还用手比划着介绍道:“整栋三层楼都是他的,上面有事务秘书、财务秘书、总务秘书等办公的场所”。

“接收后就改成了招待所,北方的专家们还住过一年多”

李学武看着棚顶的花纹,问道:“炼钢厂是哪年划给轧钢厂的?”

“60年,原因您知道嘛”

于德才见李学武看着棚顶不说话,知道自己这是又犯错误了。

领导问话的时候不能用反问句,甭管知不知道,问你你就说。

“红星轧钢厂接了特种材料制造和实验的任务后,需要特种材料的研究,工业便将我们这座产能低的炼钢厂划给轧钢厂直接管辖了”

“嗯嗯,我知道一些”

李学武点点头,说道:“我看资料,这边好像以前也是做研究的厂子”。

“是”

见李学武提起业务,于德才介绍道:“这边以前是研究和生产机械的厂子,钢材都是自己炼制,实验成功后会交给其他厂子大量生产”。

李学武打量了一眼身后的玻璃外,远处耸立的高塔,说道:“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要求,现在企业的管理对我们这一代人提出了更高、更复杂的要求”。

转过头,看着于德才说道:“我们如果不想掉队,就得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当然了,在探索过程中犯错误是再所难免的”。

于德才点点头,手扶着膝盖,听着李学武继续讲。

李学武轻轻地晃了晃搭在腿上的手,继续说道:“我们允许在探索道路上犯的错误,却是无法原谅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人,尤其是背弃了理想和最初信念的人”。

于德才刚刚干了的额头又湿润了起来,明显感觉到了对面李学武给他带来的压力。

李学武没有管于德才,而是严肃地说道:“从炼钢厂塌方式的问题就能看出企业管理的结症所在,那就是人才的流动不足”。

于德才看了看已经被自己喝干了的茶杯,咽了一下干疼的嗓子,但见李学武在讲话,也不敢去拿茶壶。

李学武撂下腿,俯身端起了茶壶,给有些惊慌的于德才倒了一杯茶。

等将茶壶放下后,对于德才说道:“肖长青就是一个例子,他走到这一步,这是组织的错误,也是其本人的错误”。

“不不不”

于德才惊讶地看了李学武一眼,没想到李学武竟然能说出组织错了的这句话。

但还是赶紧摆摆手说道:“是我们做错……”。

“呵呵”

李学武轻笑了一声,随后晃了晃腿,问道:“承认错误很难吗?会掉脑袋吗?”

“呵呵…呵呵…”

李学武没有理会于德才的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