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赵军的婚宴筹划(2/3)
明天就开始张罗……”
“妈,你先等会儿的。”听王美兰这么说,周建军紧忙拦着她,道:“你起那么大棚子,是能摆下了。但那晚上……你得接炉筒子吧?你还得扯线接灯泡吧?”
正常来说,办喜事的话,头婚没有搁晚上办的。搁晚上办的,那都是二婚。
但林区大多都是工人家庭,不可能白天都不上班,过来吃喜酒啊。
所以在林区这边,除非是休息、放假,否则只要办席,一般都在晚上办。
这样的话,要是摆两悠,就四点钟招待屯里屯亲。等到五点半以后,第二悠招待林场职工。
虽然赵军结婚那天,已经临近三月末了,但晚上气温低,在棚子里吃饭就得取暖。
整个炉子,接炉筒子充当暖气的话,那么大棚子整不好都得接二三十米的炉筒子!
除了取暖,再就是得有亮,毕竟不能让客人摸黑吃啊。这时候虽说天长了一些,但五点以后屋里也黑了。
那时候要想在棚子里吃饭,就得扯电线接灯泡。那么大棚子,电线也得二三十米长,还得分出来接一个个灯泡。
这都是问题!
可王美兰听了,却是满不在乎地笑道:“我不会不晚上吃吗?”
“嗯?”周建军一怔,就听王美兰继续说道:“咱搁中午办,不就得了吗?”
说到此处,王美兰抬手比划,道:“咱盖棚子,为了以后存皮张,那都得通风,都有窗户的。咱不镶玻璃,先扣个塑料布上。那上午一上阳光,里头得老暖和了……”
“不是,不是。”听王美兰说的热闹,周建军却脸色大变,再一次拦下王美兰,道:“妈,你中午办,谁能来呀?都得上班呐?那第一天上班,谁也不能不上班,上咱家吃席呀!”
周建军此话一出,赵春转头看向王美兰。
人家周建军说的没错,就算你家上八百道菜,人家林场职工也都不能不上班,来你家吃席呀。
“啧!”可听周建军的话,王美兰却是砸吧下嘴,然后摊开右手对周建军说:“建军,你先别说,你先听妈说。”
周建军是个孝顺女婿,老丈母娘对他又好,所以周建军即便再有想法,此时也只能点头,表示自己洗耳恭听。
“你看哈,建军。”王美兰对周建军道:“正常上班,林场是不是得供晌午饭?”
“啊!”周建军点头,就听王美兰继续道:“那你看,你回去跟我亲家商量、商量。中午搁小火车给场子职工都送咱家来,在咱家吃是不是就给场子省顿饭了?”
“哎?”周建军一愣,咔吧下眼睛,感觉王美兰说的似乎可行。
“吃完了,这帮人再坐小火车回场子,是不是行?”王美兰又道:“顶多小火车烧煤花点儿钱呗?这钱要不行的话,妈出!”
王美兰说到“妈出”俩字时,右手呈巴掌往外一挥,显得豪气十足。
“那不用,妈。”周建军摆了下手,然后琢磨着说:“好像还真行,我回去跟我爸商量、商量。”
听周建军这话,王美兰脸上露出笑容。一旁的赵春见状,挎住王美兰胳膊,笑道:“妈,你想这招行啊!”
“那哪是妈想的啊。”王美兰笑道:“那是你张大哥想的,呵呵……”
“哈哈哈……”王美兰乐,赵春也跟着乐。
“二婶儿。”忽然,进屋的徐春燕打断了娘俩的傻笑。
“咋的啦,燕儿?”王美兰问,徐春燕道:“我家房后木头,木板子啥的,都不老少呢,你要盖棚子啥的,就拿着使呗。”
“行!”王美兰闻言点头,应了徐春燕一声后,转头看向周建军,说:“完了要是不够,建军呐……”
“妈!”周建军摆了摆手,道:“那就别用我二嫂家的了,你到时候需要多少,你提前跟我说,我给你安排。”
这边盖木棚子,多是用板子,不需要太粗的大料,这个难不住周建军。
“看看!”王美兰笑着夸周建军,道:“还得是我姑爷。”
周建军、赵春齐齐一笑,却听徐春燕又道:“二婶儿,咱这有料了,那工咋整啊?”
“嗯?”王美兰被徐春燕问得一怔,紧接着又听徐春燕说:“我二叔、顺子他们都跑山呢,他们也不能给你干呐。”
“他们不干,我找人干。”王美兰胸有成竹地说:“我找他二三十个人,咱家跟宝玉那院,用不上一天就都干完了。”
“妈,你找屯子人啊?”赵春问,王美兰却摇了摇头,道:“不用他们。”
自竞选妇女主任败给李如海,王美兰就知道这屯子大多数的人都对自己有看法。
王美兰是个有脾气的人,从那以后,王美兰出去碰到大多数人,都只是点个头、打声招呼。而那些人碰着她,也是如此。
不过从年前赵家开始收山货,永安屯人忽然对王美兰又热情起来。
王美兰是个爽快人,比不少老爷们儿都豪气。但爽快归爽快、豪气归豪气,还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