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章 数日之差 力排众议(1/4)
对,就是曹休!>
想到这一点后,陆逊立即坐下来,提起毛笔疾书起来。>
不久后,一封陈明厉害的书信,就在陆逊的笔下写成。>
待写完书信后,陆逊起身来到徐盛身前,将手中的书信及怀中的信物交至徐盛的手中。>
陆逊急切地言道:>
“你亲自去一趟豫州,将手中的书信交至曹大司马手中。>
待大司马看完书信后,若他问及韩综是否有明确的叛逆罪证,你一定要说有!”>
陆逊之所以要这么告诫徐盛,是在于他认为曹休不一定会相信他的判断。>
与其浪费心力解释,并从而耽误了稍纵即逝的良机,还不如说一个“善意的谎言”。>
徐盛听到陆逊的嘱咐后,也瞬间明白了陆逊的意思。>
他从陆逊手中接过书信及信物,正要转身离去,可在他转身之际,他的手臂却被陆逊抓住。>
“今日之永安,宛若往日之公安。>
国之命脉所在,望文向不要让吾失望!>
若曹大司马有迟疑出兵之态,你就对他言及:今汉已初具虎狼之秦之势,万不要重蹈齐王覆辙!”>
连续两次叮嘱,可见陆逊对这件事有多看重。>
而听到陆逊的两次叮嘱后,徐盛能做的只有抱拳领命而去。>
待徐盛离去后,看着徐盛离去的背影,陆逊的心才安稳了些。>
只要曹休能出兵攻打义阳郡,义阳郡是荆州的北面门户,面对魏军的攻打,糜旸定然会发兵救援。>
这样一来,糜旸手中的兵力就会得到一次削弱。>
除此之外,就算糜旸后续真要出兵江夏,他也会面临着两面作战之不利。>
很大程度上,为了保证义阳郡的安危,糜旸就可能不会再出兵江夏了。>
可对于这一点,陆逊心中并无十足的把握。>
至于接下来事情会不会如他预料的那般发展,那就听由天命吧!>
“来人,击鼓传唤诸将!”>
听由天命不是不可以,但在这之前,他要尽好一切人事!>
陆逊的反应,不可谓不机敏。>
或许换做糜旸在他的立场上,做的也无法比他更好。>
可陆逊却在不经意间忽略了一点——由于之前他去建邺述职,导致他收到徐盛的禀报,是在徐盛回到夏口的数日之后。>
在数千年的浩荡历史长河中,数日的时光就像其中的几粒砂砾一般看起来不起眼。>
但有时世事是很奇妙的。>
有时候可能就是在那几粒砂砾的影响下,历史的长河会撞上一块巨大的礁石,从而在那块礁石上,留下令无数后世人瞻仰的痕迹。>
...>
数日之前,襄阳!>
糜旸在听到石苞禀报说,东吴方面又有使者到来时,他的表情是惊讶的。>
朱桓与徐盛刚走,还有完没完了。>
可糜旸在听到石苞说,这次的使者是为韩综而来后,糜旸很自然的将脸上的神色,转变为了惊喜。>
“是韩综要投诚吗?”>
糜旸第一时间问出了这句话。>
糜旸的这句问话,让石苞既惊异的同时,又让他对糜旸佩服地五体投地起来。>
或许韩综在东吴身份不凡,但在汉朝境内,却是没几个人认识他的。>
就算少数有人听说过韩综,他们在得知韩综的身份后,也很难会将他与“投降”二字给联系起来。>
没想到的是,糜旸竟然就直接想到了这一点。>
难道大司马真是天上的神鹿转世吗?>
怀抱着心中的崇敬,石苞对着糜旸回答道:>
“今日巡江斥候在岸边发现了一形迹可疑之人。>
斥候本以为他是逆吴的细作,便欲将他擒获。>
不料面对斥候的追捕,那人并未抵抗。>
而他在被斥候擒获后,更是声称有要事要见大司马。>
这事被邓荆州得知,他在审问后才从那名使者口中得知了他来的真正目的。>
于是邓荆州便派人来询问大司马对这事的看法。”>
听完石苞的汇报后,糜旸连忙问道:>
“那名使者人呢?”>
糜旸急切的态度,被石苞所察觉到,这让石苞有些不解。>
那名使者说的是真是假,还需要进一步查证,也许是陆逊的诈降之计呢?>
可看大司马的表现,好像他从未担心过这一点一般。>
不解归不解,当糜旸问到人在何处时,石苞就知道自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摄政王吸猫日常
都市神医
鉴宝龙婿
闺殊
闺殊
蚀骨缠绵:首席娇妻难搞定
首席国士
大宋宠妃陈三娘
沧浪
昆仑绝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