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百三十四章 张郃曹彰 轮番上场(2/3)

陇右。

否则到那时候,我军在凉州的大势,已然去矣。”

贾诩最后用分外凝重的语气,结束了他的发言。

而就在贾诩的发言结束后,满殿魏臣皆看着地图上的街亭,面露沉思之色。

能来参加议会的魏臣,不一定是精通军略之辈,但基本的判断力还是有的。

贾诩都将话说的这么清楚了,加上地图上画的明明白白的地形,诸位魏臣中很多人都开始接受了贾诩的计策。

毕竟贾诩名声差归名声差,他的智慧却从来没有人否定过。

不过知晓军略的王凌,心中还是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个疑问。

王凌对着贾诩一拜后问道:“若贼军抢先一步占据了街亭呢?”

当王凌问出了这个问题后,贾诩的眼中不可避免的闪过一丝忧色。

这的确是他最担心的事。

虽说他能准确看出街亭一地,乃是扭转当下整个陇右战场的关键,但他看得出,难道刘备会看不出吗?

就算刘备疏忽了这一点,糜旸在大战前也是势必会提醒刘备街亭一地的要害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无论他今日说出怎样的佳计,但他的佳计本质上只是一种亡羊补牢。

因为由于汉军的声东击西之际,汉军已经占据了整个陇右战场的主动权。

这意味着很有可能,汉军会提前一步到达街亭布防。

这以当下的战场局势来说,对魏军是非常不利的。

当王凌说出这一点很有可能变成现实的猜测之后,满殿群臣中反应过来的都已经面露惊色。

他们本来以为战场局势还有可能反转,但现在细细一想来,好像牢牢占据优势的还是汉军呀。

面对王凌的这个疑问,贾诩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回答。

他毕竟只是一位谋臣,出谋划策是他擅长所在,但一锤定音却不是他该做的事。

幸运的是,这时候贾诩的背后站着一位英明少主。

曹叡在听到王凌的疑问,并且在看到王凌发出的疑问引起殿内不少大臣色变之后,他直接站起身来,越过贾诩苍老佝偻的身躯,来到了群臣的面前。

“国家危急之际,哪管敌人是否先一步抢占街亭?

若我军能先一步抢占街亭自是最好,若不是的话。”

说到这里,曹叡略微停顿了一下。

但很快一声果敢的决断,从他的口中发出:

“那就打!集齐我国现在所有的力量,无论如何都要夺回街亭!”

在说完这句话后,曹叡不由得群臣有异议,他直接下达了诏令:

“拟招:加左将军张郃为征西将军,命他急率本部兵马驰援街亭!

另派人往淮南、河北两地发出征兵文书,让二地的各级驻将率军支援长安!”

张郃原本归于曹真统领,负责镇守河西之地。

但襄樊会战后,曹丕便将他调往宛城,与张郃一同被调去宛城的,还有精锐的上万关中铁骑。

曹叡是知道这件事的,而他也知道要想做好强攻街亭的准备,则必须派出一员上将前往。

除去曹魏诸宗亲之外,外姓中能被称为上将的,当下也唯有张郃一人了。

曹叡以上的诏令,透露出他要夺得街亭,守护陇右的决心。

可让殿内诸臣没有想到的是,曹叡的决心还远远不止于此。

“派人去任城急召任城王入京!”

听到曹叡的这个诏令后,殿内诸臣纷纷惊讶的抬头看向曹叡。

曹叡口中的任城王,指的是曹彰。

张郃是当下曹魏外姓将领中的第一位不错,但曹魏用将向来讲究以宗亲为先。

也就是近几年来,曹魏宗亲名将陆续凋零,才给了一众异姓将领活跃的机会。

而在现存的一众曹魏宗亲名将中,又是何人的威望最高呢?

之前曹真是曹魏诸宗亲中,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但在曹真大败后,这一个事实已经悄然之间发生改变。

当下在世人的心目中,曹彰才是曹魏宗亲的第一名将。

甚至在曹真大败之前,曹彰的威望与曹真相比,本也仅仅是稍逊一筹而已。

更不用说,其实在曹操死前的安排中,曹彰才是关中地区的一把手!

局势不利的时候,人心的稳定尤为重要。

尽管近几年来,曹彰一直闲居在任城,但他只是闲居,并不是死了。

其他地方尚且不谈,单单在关中一地,曹彰是很有威望的。

而且当下他是曹魏宗亲名将中,唯一未被糜旸击败过的了。

群臣都知道曹叡要将曹彰急召来洛阳,很可能为的就是让曹彰在关中战场上效力,而这也是出于稳定人心的目的。

可他们更知道,曹彰为何会被曹丕冷藏呀!

不就是因为曹彰在关中的威望太大,让曹丕感受到威胁了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