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五章 心境变化(2/3)



特别是五品以上的好友论道,有时候一方突然陷入沉思,长考个七八年才说一句话也并不稀奇。

但开闻禅师还是有些惊异。

这什么天赋啊?就算是巫神山公子,那也有点离谱了吧?

他不过说了一句五蕴而已,这区区七品的年轻人到底想到什么了?

按理说,顿悟只是表象,本质上是过去无数的积累到了,才能有那灵光一闪,所以无论什么天才都应该先积累,再点燃,最后升华。

若思想是灿烂的火,那知识便是下方的柴薪,再多的灵感,也得有足够的底蕴来支撑才是。

七品的底蕴,能有多少?

他的年龄,在开闻禅师的眼中也清晰可辨,不过三十岁出头而已。

就算三十年,每天十二个时辰不停,所有时间都在学习积累,又能学多少?

对比起那些数百年如一日研究的,他的底蕴太浅薄了,不可能支持他一次又一次的顿悟的。

所以开闻禅师才如此惊讶。

实际上,李启自从到了尊佛山之后,就一直在他的注视之下。

他亲眼看见此人在十几个时辰前顿悟过一次,就在昨天,他从怪石佛凋之中悟出了许多的高深法门。

而现在,他又悟了?

这是何等的资质?他是佛子不成?

只是,这和尚不清楚的是,对李启而言,怪石佛凋的事情,根本算不上‘悟’。

无非就是根据已有的信息,按图索骥而已。

所谓的‘悟’,是从已有的信息,推导出没有的,但是又对自己很重要的东西,比如有一个数学猜想,先有这个猜想,然后有一天,突然顿悟出了答桉,将猜想变成了定理。

而拼凑三十二相这种事情,李启根本就是当家常便饭来做的。

把数学猜想变成数学定理,算得上顿悟。

但是,仅仅是把一道有点难度的数学题解开,那就远远称不上顿悟了。

对天才来说,这事儿就这么简单。

而且最可怕的是,数学上的顿悟,想要具备现实意义是很难的,但在个人伟力的世界,这样的顿悟带来的是恐怖的提升。

一个数学公式,要转化为现实可用的机械工具,需要很多年很多年的努力,如何将公式原理转化为工具生产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然而在个人伟力身上,这个过程却几乎没有,几乎所有的工作其实都是在大脑里面完成的,只要修行者自己完成顿悟的那一瞬间,他就可以让自己顿悟出来的原理在现实中发挥巨大的效果,省略了工具化这一部分。

所以,能够经常开悟的天才,其具体实力提升也相当惊人。

所以开闻禅师羡慕的看着李启。

对李启屡次三番的提升,他就只有归结于李启的资质了,归结完后,再感叹一句……不愧是巫神山公子。

能够与佛子们并列的天才,整个天下最精锐,诸天万界中都首屈一指的天才们,和自己确实没得比。

不过,这一次李启醒的特别快。

因为他只是在思考那三十二相之间的差异而已。

他将三十二相分别拆开,然后又以佛门的思维一一比对。

三十二种不同的相各自拼接,能够产生许多种组合,再将这些组合排列,列成表格……

通常这种工作需要用纸笔,不过现在的李启已经可以通过纯粹的心算来进行推演了。

到达七品,带来的可不仅仅只是寿命和神通的改变,他的思维速度也加快了许多。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很快,真知道韵带来的快速背书效果就没有作用了,那时候他不需要真知也可以做到过目不忘。

且不说那些事情,时间过去了约莫一刻钟。

进行了如此繁杂的工作之后,李启得出了结论。

如果是五蕴魔,那三十二相就应该放在一边。

因为,如果世界的一切都无法被正确认知,只能通过五蕴来侧面观察,那就说明了一件事。

三十二相,也是虚妄,也是佛门所说的‘空’。

空生疑谓众生是有,终不契清净本来心。

李启突然睁开眼,起身,对开闻禅师说道:“禅师可否与我一道,去佛凋处看看。”

开闻禅师压抑住心中的惊讶,做出澹然的模样说道:“看起来施主已有所得,那走一遭也无妨,请。”

“好。”李启起身,主动离开了这里,再度前往佛凋处。

这次他没有试图保持低调,而是直接飞了过去。

速度极快,几乎是李启的全速奔行了,只见他的身躯化作一道遁光,只用了十几秒钟,就狠狠的砸在了怪石佛凋附近。

这一下声势很大,搞的周围的所有人都惊了一跳,不少正在参悟的人都被打断,纷纷对李启怒目而视。

其中不乏有些脾气爆的,直接掏出家伙事来,就想要和李启动手。

不过李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