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087回 幸名园太后图欢娱 坐便殿主事陈变政(2/3)

他在军机处时,西太后本来惧怕恭王的。当孝贞后在日,常同西太后及皇上、恭王等往游三海,西太后瞧见三海的亭阁颓圮的地方,便用手指着道 :“咱们须得好好地把它修葺一下哩 !”恭王听了,便很庄重地答应一个是字。孝贞后接着道 :“修是应该修的,但俺们此刻不曾有闲钱来干此种不要紧的事罢了 。”西太后见,就默然不语,这是闲话。

且这天演戏还不曾完,德宗因心里不快,便请了太后的晚安,先和瑾珍二妃回宫。太后也为皇上故意叫演《逍遥津》讥讽自己,本满心不乐,巴不得德宗及早离开。等到德宗走后,西太后吩咐亲王等退去,令格格们在大院前听戏侍候着,自己却同李莲英去游智慧海去了。

这智慧海是颐和园中第一个水景,大略的情景和瀛台相似,不过构造上比瀛台要考究得多。海的四边嵌着珠玉宝石,挂着西洋的五彩灯景。海中放着一只龙船,船身长一丈八尺,高一丈,制扎的绸绫,五色斑斓。龙舟的里面是用大红缎子铺着地,一样有几案台椅、炕榻之类,不论坐卧都极安适。船头上摆着旌旗节钺,船尾里另有一间室,两个太监常常侍候在那里,以便随时进御点。舟的对面陆地上还扎着一座月宫,宫中箫鼓之声终夜未绝;一到中秋,月宫里陈列着甘鲜果品,雪藉冰桃,西太后同着皇上亲祭太阴,并恩赏亲王大臣,准乘了龙舟,往来游戏,大有城开不夜之概。到了半夜,又命赐宴,欢呼畅饮,直至天明,君臣始各尽欢而散,但这是后话了。

当下西太后同着李莲英在智慧海游玩了一遍,又转到宝莲航来。讲起这玉莲航,原是一个船坞,却用玉石琢成,异常地 精致,所以一名又叫石舫;里面制有汽船两艘,那时的汽船和现在完全不同,只能行动罢了。然当时已视为精巧绝伦,夺天地造化之功了。而汽船之中也有电灯通着园外,汽舟一行,万盏齐明。西太后常独自驾舟出游,因这船坞离仁寿殿不多路,恰和万寿山相对,风景最是佳丽,吸引西太后不时临幸。这天晚上,西太后和李莲英玩了一会,觉得游兴未衰,便又到桐荫深处而来。这桐荫深处是颐和园里头一个秘密所在,里面建筑着三间室;室的四周都植着极大的梧桐树,旁边是一口清泉,每到夜深人静时,泉流淙淙之声如鸣着瑶琴,很觉清婉可听。

沿清泉一带雕栏琢玉,清洁如画图一般;那三间室里面,也是画栋雕梁,十分精致,内设床帐一具,诸如盥嗽妆具,没一样不备。因为西太后的性情素喜修饰,每至一处,必敷铅华,再整云鬓,数十年如一日。虽已年逾花甲,而犹不离脂粉,人家看去,不过是三十多岁的半老徐娘,哪里晓得她已五六十岁了呢?怕以美国的立特博士称西太后做“世界第一美人 ”,真是非过誉之谈啊!这且不在话下。

再西太后和李莲英,自这天起,终在桐荫深处秘密游览,颐和园中的宫监也常常听得桐荫深处有男女嘻笑之声;正是李莲英和西太后游乐之时,内监等非经传呼,不敢近前,只远远地侍候着。从此以后,西太后起居在颐和园里,对于一切的朝政也不来干预了,悉听德宗去裁判,正应了翁同和所的乐不思蜀了。这不是德宗亲政的好机会吗?

德宗自那日瞧了戏回去,心里很觉恼怒,一直和瑾珍两妃讲着当时的情形。德宗越越气,虽有两妃慰劝着,但德宗只是闷闷不乐,差不多一夜不曾合眼。到了翌日清晨,退朝后便在御书房里台翁同和商议改革朝政的计划。翁同和奏道 :“照现在的情形看去,先皇的内制已不能通用的了,愚臣老迈无能, 恐筹不出良法,反而弄巧成拙。所以,只有让给一班后进的能人去建立功业吧 。”光绪帝慨然道 :“师傅既不肯担这个职责,俺现今决意重用康有为等一班新人了。师傅可代俺传谕出去,令康有为明日在便殿召见就是 。”翁同和领旨退出,自去知照康有为不提。

单表光绪帝因甲午一役吃日本杀得大败亏输后,因备战的谕旨完全是自己所主张,很受太后的埋怨,又割台湾辽东给日本之外,还赔偿了军费两百万两;假使当时日本人不遣刺客行刺李鸿章,别国不出来干涉,恐怕割地和赔偿,决不至这点点哩。后来,虽经俄国人的抗议和德法两国的帮忙,将辽东索回来,但各国的帮忙岂真是好意?也无非为着各自的利益罢了。

犹如俄国人的抗议,何尝是一心为中国设谋呢?多半是若日本取了辽东,于俄人大大的不利,因此不得不出头来助中国一臂。

至于德法两国,表面上是援助中国,实际上也是为着私利而已。

但看等到事体一了,俄国和李鸿章私下定了密约,租借了旅顺大连;德国也来占了胶州湾,法国也租了广州湾;同时英国要求租借九龙、威海,各国纷纷蚕食起来,把中国当做一块肥肉,大家尽量地宰割着。

这光绪帝究非昏庸之主,目睹这种现象,心上如何不恼?

愈是恼怒,变政的心也益急。那天和翁师傅议定之后,准备在便殿召见康有为,咨询一切。原来这康有为素有大志,他在甲午之前也曾上书条陈政见,什么停科举、兴学堂之类,那些满洲大臣只当他是狂言呓语,将他的条陈压住,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