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张迷”的好消息(1/3)
最近在我们“张迷”的圈子里大家奔走相告:张爱玲的神秘小说遗作《小团圆》,“雪藏”三十四年后,近期终于在香港全面发售而该作的大陆简体版则还在审批中,预计可能在4月面市,其中有无删节还不得而知(在大陆也可能遥遥无期)
张爱玲晚年的《小团圆》无法与世人见面成为张爱玲创作史上永久的遗憾,如今终于得以重见天日,对于广大“张迷”来说乃是天大的好消息
1995年时,张爱玲在洛杉矶过世≠终前,她交代遗嘱执行人林式同把所有的遗物都寄给好友宋淇夫妇,并交代他们销毁《小团圆》手稿而这一切,当时身在美国的宋淇之子宋以朗并不知情
“1996年,我父亲去世,他把张爱玲所有的东西又转交给我母亲年,我母亲不幸中风,生活难以自理,于是,我自美国返回,照顾家母直至那时,我才知道,母亲对张爱玲的手稿作品及遗物所负有的责任也是在那时,我第一次知道有《小团圆》的手稿”宋以朗说
可惜的是,宋以朗的母亲邝文美病重,言语多模糊不清,不能很清楚地告诉他此稿的来龙去脉于是,更多地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宋以朗才了解书稿背后的历史直到2008年,宋以朗让皇冠把手稿寄给他他才第一次看到这部手稿“看到整部手稿共有628页,我是一口气给读完了”虽然当时这部书没有出版过,但还是有人知道它的存在,而且知道它影射了一段真实的历史,因此屡屡有人讨论书里到底写了什么
宋以朗见书稿第一眼就决定,不能销毁它!
宋以朗回想起初读《小团圆》的心情,“说实话,我很兴奋……很难评说自己刚刚看到这部手稿时的心情”一贯温和的宋以朗,声音有些急促起来,语调也升高了据宋以朗说,它看起来并不像初次写作时的草稿,上面少有修改的痕迹应该是张爱玲写完这本书后,她又专门誊写了一遍,所有这六百多页的手稿,看起来非冲晰而完整“当你看到一部这样的手稿,它是一个女作家一个字一个字清清楚楚地誊写出来,而且字迹一笔一划写得极为工整时,我就告诉自己:不管怎样,我都不会毁掉这样一部作品♀是一个人用全部的心去写就的作品
当记者问起宋以朗说:“当看到1976年完成的原稿时,已时隔三十年,书稿是否已经泛黄折旧”宋以朗说:“我可以把扫描图发电邮给你,你可以看到张爱玲的字迹看到了你就会知道,这部原稿是什么样的,你会对它印象深刻我就是第一眼看见它时,就决定了,谁也不能让我销毁它”
“说我违反张爱玲的遗嘱简直就是无稽之谈”宋以朗说,“张爱玲的遗嘱只交代了两件事情:第一件就是把所有的遗产都赠予宋淇夫妇第二件就是要求遗体火化,骨灰撒到无人之处爱玲的遗嘱根本没有就《小团圆》的手稿交代过任何事情”
据宋以朗介绍,张爱玲1995年逝世后,她的所有遗产就赠予其父亲宋淇,而其父在一年之后去世,其母也于2007年去世宋以朗就成了张爱玲的遗产执行人《小团圆》手稿的生死大权,也就顺理成章地落到了他手上“出版还是不出版,这是一个问题毕竟张爱玲也的确在信件中提到过要把手稿销毁但《小团圆》的手稿可是一笔一画写出来的,一共有628页,不可能写出就是为了销毁的”
于是,宋以朗就展开了调查“我要调查的对象有两个,第一就是张爱玲的遗嘱,第二个就是张爱玲跟宋淇夫妇互通的书信在那么多信件当中,最重要的莫过于那封跟遗嘱一起寄过来的信在信中的第二段,张爱玲是这样写的:‘《小团圆》要销毁,这些我未细想,改天再算’而在一封1993年写给皇冠出版社的信中,张爱玲又是这样写的:‘《小团圆》应尽早完成,不对读者食言’随着调查的深入,我发现在是否销毁手稿的问题上有越来越多自相矛盾的地方,因此我决定不再理会以前的指示”
对于此前引起巨大争议的张爱玲版权官司宋家也受到不少指责,宋以朗称张爱玲的作品版税收入主要用于以下三个用途:第一就是用于书信的整理;第二就是请人把一些外文信件和其它的一些外文资料翻译成中文;第三个就是成立“张爱玲纪念奖学金”
1995年9月,张爱玲孤死异乡;1996年12月,宋淇随之而去;2007年11月,邝文美驾鹤西游曾经想借机翻身的“无赖人”胡兰成更是早在1981年便已撒手人寰没有谁再瞻前顾后战战兢兢了年2月26日,经由张爱玲新一任遗产及版权执行人宋氏夫妇之子宋以朗的同意及授权,《小团圆》于台湾首次出版绝无删节,甫一上市,书中大量的家族隐私甚至骇人情事,以及张爱玲与胡兰成的虐恋始末床笫风云,无不令读者目瞪口呆难以置信,即便是铁杆张迷也要生出“重读张爱玲重识张爱玲”的惊奇念头,围绕着该书的出版是否有违张爱玲本意甚至有违道德的争议亦甚嚣尘上,堪称炸响在华语文坛的一枚世纪炸弹
家族秘史骇人情事虐恋始末与床笫风云自然好看诱人,但首当其冲的问题是:张爱玲泉下有知,到底愿不愿意被普天下的窥私者窥淫者一探究竟一一对号?也就是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剑凌尘
太后她娇媚动人
秦时之七剑传人
穿到大佬黑化前
夜吻狼少:小小娇妻很不纯
姐姐,再好好吻我一次
龙皇丹尊
[综漫]波风水门
腾先生下手要赶早
情圣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