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三章 张爱玲的“台北行”的记忆(1/2)
1961年10月13日,张爱玲抵达台湾爱玲在阔别祖国六年后,又再次飞回中华大地虽然她这是第一次来台湾,可这毕竟是中国人的地方,她的双脚重新踏上中国的土地,触目的都是黄皮肤黑头发的同族同宗
张爱玲这次访问台湾,是她几年前在香港美新署做翻译时的老上司香港美新署署长麦卡锡帮忙安排的爱玲曾经为他从事翻译工作,和他工作过很长一段时间且十分愉快――这时候的麦卡锡已经调离香港,现在时任美国驻台北领事馆的文化专员
几十年以后麦卡锡这样回忆张爱玲的这次台湾行,他说:“我协助安排邀请,可是我已经不记得详情了,与我们合作出书的台湾大学年轻作家们推动此事的,因为他们敬张爱玲如神明”
后来我查究历史资料来看,那时候台湾正在这帮优秀浪漫的台青年的带领下掀起了全国乃世界性的第一浪“张爱玲热”
张爱玲准备在台北稍作逗留,然后再飞往香港与宋淇夫妇见面
张爱玲这次悄悄飞台北,一来除了为写作《少帅》收集资料之外,还有为了写《少帅》来观察台湾软禁张学良的外景,因为“西安事变“后,少帅张学良就长期被蒋介石软禁在这里所以她自己对台湾本身突然发生了兴趣,消借此出去转转,缓解一下自己在美国6年来苦于生计的压力
而这时候的她为什么对台湾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且同时能够受到邀请访问台湾,是有一定的文学背景的
在五六十年代,我们还不知道台湾渐渐掀起了“张爱玲热”,她的名字与她的作品在台湾逐渐为人所知,并开始受到文学圈的较大推崇♀是她1945年以后第一次感到她的文学事业与个人天才得到文学界的正式承认,而这中间已经有15年的时间过去了
15年间,她几乎有点要怀疑自己已经被时代遗忘♀对从小即立志成名的张爱玲来说,是很值得忧虑的事情
当时张爱玲一抵达台北,麦卡锡就将张爱玲接至自己在台北任职时期的阳明山公园附近的大别墅中,香车豪宅,仆从如云♀是张爱玲久别内地之后,第一次重新接触到豪华的生活,心中百感交集爱玲在别墅中,夜里凭窗眺望,那天边的月亮,和美国看到的月亮,那是同一个月亮吗??
次日正午,麦卡锡在台北国际戏院对面的大东园酒楼设宴,为张爱玲接风,陪客人员有文学青年王先勇王文兴欧阳子陈若曦王桢和戴天等,他们当时都是台大的优秀文学学生(这些当时台大的文学青年后来也都在国内外文坛上声名鹊起,如今都均有诗集小说著作发表白先勇与陈若曦成为台湾著名作家)
那天,在台北的这家酒楼里,台北大学几个热爱文学的年轻人正在等着张爱玲的到来♀几个年轻人在去年刚刚办了一本文学刊物叫《现代文学》他们遵循着张爱玲的“出名要趁早”的名言,正在轰轰烈烈的干一番自己热爱的文学事业♀是一本纯文学月刊,资金是由白先勇设法搞来的,稿件是由这群年轻人自行组织起来的,主要是他们个人的作品,以小说和诗歌为主,也有少量散文
麦卡锡本人喜欢文学,与台湾现代文学界有较多联系麦卡锡与这些早期的第一代“张迷”交往十分频繁♀些文学界的文学青年创办的《现代文学》一出版麦卡锡一次就订下700本作为支持他还经常将白先勇王文兴欧阳子王桢和陈若曦等青年作家的小说翻译为英文,发表在美国的文学杂志上
白先勇王文兴欧阳子陈若曦和王桢和是这本刊物的骨干,他们的作品有力地支撑起了这本在当时并不被看好的杂志,但在恶劣的文学环境里竟然也使它能够坚强地挺过了十年,在20世纪70年代初《现代文学》才告结束而此时它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那就是在创作萧条的60年代台湾文学界掀起了一股清新强劲的文学新风潮,为日后台湾的文学繁荣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现代文学》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这几个年轻人自己在文学方面也都各有所成:王文兴欧阳子和王桢和都曾经出过自己的作品集,其中欧阳子又专攻文艺批评,在文艺理论方面有着不俗的成就而这群人里最为我们所熟知的就是白先勇,他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文学界最重要的收获之一,70年代末被介绍到大陆之后,对大陆的文学创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次他们与张爱玲将要进行的会见虽然是美国驻台北美新署署长麦卡锡安排的,但却首先是张爱玲自己提出来的因为她看到一本《新声》的英文小说集,书中的几篇小说正是这群年轻人的作品,由麦卡锡选出并找人译成英文的,合在一起出了这本《新声》英文小说集
张爱玲对这群才华横溢的年轻人非常的好奇,于是通过麦卡锡安排了这次见面几个年轻人都读过张爱玲的作品,他们对张爱玲的兴趣远比张爱玲对他们的兴趣要大他们急于想知道,这位20年前震惊了上海滩的才女是个什么样子麦卡锡也消张爱玲能与那些崇拜她的人见见面,谈谈文学,增加一些写作上的交流
那天约好中午12点会面,客人却久久不至天气好热,好在餐厅里的空调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超神学院之大修者
神级大使徒
活人怨
复仇,从制造完美意外开始
斗破之我为雷帝
只想让玩家省钱的我却被氪成首富
我是渣男[快穿]
幻世之刺客传说
朕每天都想退位[穿书]
快穿之女主只想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