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17章:撕破脸皮,背盟围攻(下)(2/3)

李航道苦涩笑笑,“若非大郎发掘出火炮攻城的犀利,洪承畴想必不会带火炮来,若非大郎四处兜售火炮,想必明朝也不会拥有这样数量的火炮。”

史特郎葛却是没有任何表情:“那些举措也确实给我们提供充裕资金,让我们的军队能够在短短时间内膨胀到五万的数字,而且都是骁勇的精锐。有得必有失,勿需在意。军人的天职,就是保卫家园,所以我目前要即刻召开作战会议,群策群力寻找破除敌人炮群的方法。”

李航道点头:“我们交付使用的火炮仅有十门,且经过试验,就算打光明军的所有炮弹,都不能撼动我们的城墙。所以不用担心城墙会被打开缺口,将重点放在如何扼制他们的火力压制上。”

史特郎葛笑笑:“这真是难得的好消息啊,仅有十门,嗯,不错的数字。您写封信催促下陈洛元帅吧,蒙古可以丢,饱食城绝不能沦陷。在乱世中树立起这样的桃源,是多么难能可贵。”

在十年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德意志人仅在这座亲手参与缔造的城市中感受到家园的温馨,他已经矢志哪怕牺牲,也要保住这里!

《民生》发表文章:陈洛元帅已经全军远征皇太极,现在叛徒泄露消息,导致饱食城被团团围攻!现在所有在册的预备役青壮,都必须履行义务,参加这场全民守卫饱食城的战争!

饱食城进入一级战争警戒,所有法律都依照临时军法裁决,拒不接受征召的将被剥除市民身份,打成奴隶,流放到河套平原垦荒。

全民震惊!

原本,陈洛全军出征的消息泄露后,大家必然埋怨陈洛不管饱食城死活,硬要去跟蒙古人拉关系,但现在他们抛出烟雾弹——一个泄密的叛徒,顿时所有怨怼都被转移到他的身上。

很快,《华夏炎黄》杜撰出此名间谍的生平,宣告他是明朝锦衣卫中的卧底,在饱食城恶迹斑斑,参加过很多威胁饱食城安全的事件,其中就有丰收祭上的炮轰事件。

然后一名隐匿在饱食城中的明朝暗探被揪出来,在广场上被枭首虐杀,史特郎葛趁机誓师,纵然流尽饱食城男人的鲜血,也要在陈洛元帅归来前保住饱食城不失。所有血性男儿,都当参与进来,为保卫共同的家园出一份力。

《民生》和《华夏炎黄》中无数号召参战的热血沸腾煽动性文章问世,饱食城的青壮们立刻武装起来,在洪承畴到来前,便完成战争动员。

四日后,史特郎葛在饱食城的十米城墙上静默等候着明朝官军的到来。

城墙上是十万旗帜鲜明的预备役青壮,尽管稚嫩,但他们保卫家园的决绝,却是极其坚毅。

洪承畴一马当先,穿着重重铠甲,佩戴着全覆盖头盔,在无数贴身亲兵的保卫下来到饱食城前,也难免他会做这样多的防范措施,毕竟饱食城的猎兵厉害,是人尽皆知的事实。

“将军,缘何撕碎盟约,在我们饱食城主力北上抗击女真的时刻,趁火打劫?”史特郎葛冷冷质问。

青壮们无不放声怒骂明廷畜生不如,每每背信弃义。

洪承畴哑然,不是为他们蹩脚的叫骂,而是城墙上竟然有这样多的部队!

在他想来,陈洛顶多能够留下一万部队就已经算是极多。

曹文诏皱皱眉:“貌似不是正规军,看他们歪歪扭扭的样子,不像是曾经与我们鏖战的那批饱食城军队。”

洪承畴登时恍然:“没错,是些杂牌军。瞧我,关心则乱,想必是有能人动员全城的青壮。这毕竟是座繁华上仅次两京的巨型城市啊,有这样多的青壮实属正常。”

高起潜冷冷的道:“如果这些人都被杀干净,那这座城市岂不是彻底瘫痪?剩下些老弱妇孺,再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

洪承畴瞥他一眼,不知道高起潜怎么愈发变态,但毕竟人家是朝廷的,代表着崇祯的脸面,所以洪承畴还是毕恭毕敬的道:“那是当然,如果他们都完蛋,陈洛就要供养无数军属,老人无所赡养,幼子无所照顾,这座城市的力量将即刻衰弱到极致。”

“这样好啊,这条绝户计可以施行,洪将军,你觉得呢?”高起潜操着公鸭嗓音问。

曹文诏道:“饱食城利益巨大,不如保存元气,让朝廷经营起来以资军费,岂不更好?”

“很有可能啊,我们跟蒙古人的仇恨虽然根深蒂固,但现在蒙古人离不开饱食城的力量,所以别管是谁掌权,只要有钱买羊毛,就是他们的大爷。而且海商的关系网我们也可以让闽浙海商经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