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19章:暴利(1/2)

先是钢刀冷兵器,但还有人眼巴巴等着燧发枪呢,这等根本不需要点燃就能扣动扳机击发的火铳,射程那样远,看起来注定是要淘汰弓箭的,谁不想要?

还有那些猎兵用的古怪火铳,竟然能在三百步内精准轰杀,纵然是胆量超人的蒙古人也一身冷汗,这样距离的刺杀简直是让军官无所遁形,而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啊,基层军官的培训和养成也是要很久时间的,更是关系到部队忠诚和命令推行的关键。

最重要的,赫然是神炮!

稍微想想,只要陈洛从钢刀到燧发枪,再由膛线枪到前膛炮,缓慢地推行出售,用不了很多年蒙古人的财富都要消耗在巴结陈洛和军事竞赛中,而军火商则必然一方独霸,靠着蒙古减肥的财富练就数十万汉家部队。

只是,虽然聪慧的毕格勒稍微揣测陈洛的图谋便毛骨悚然,但是他却没法拒绝,陈洛也是笑得欢畅,因为这便是堂堂正正阳谋的厉害,你明知是坑,也得捏着鼻子跳。他的部落不买?那就要被长生堡团结的小小集团抛弃,而且将成为别人灭掉的软柿子。

“只希望,你能认识到,我们的共同敌人是那铁蹄凶猛的皇太极啊。”毕格勒貌似呢喃地淡淡道。

陈洛轻轻微笑:“愿与蒙古联合共驱此獠。”

暂时来说,是利大于弊的,而且蒙古正是千百年间招牌被砸得最烂和势力被虐得最惨的时期,刚刚被八旗铁骑给一顿暴揍,现在理应是强硬派最佳的崛起时机,他们绝不应该放弃任何能够帮助他们收复河山的契机,陈洛可谓及时雨。

陈洛便很是热切地感慨:“现在我们国事糜烂,边疆不宁……与你们一般。”

他费劲口舌说出前面一大段言辞,都没有让毕格勒有任何反响,唯独最后一句,正中死穴!

“好!”

毕格勒果也有蒙古义勇的慷慨悲歌之气,直接深深瞥陈洛一眼,转身离开。

接下来,长生堡的贸易进入平缓的过渡时期,所有人都开始忙碌起来,百废俱兴总归是快乐并疲惫着的,他们要与晋商联络廉价采购部分食盐,还要与其斗志斗法进行竞争。

徽商的生丝供应也要着手联络,张氏姐妹怀着陈洛的使命返程归扬州,与张岱代表的旧官僚豪族集团共同分润这块蛋糕。

闽浙海商们那里着手收购,通过茫茫大海销售到世界诸国的茶砖瓷器等等,也因为郑家等海盗集团,以及欧洲列强对航线的封锁而深陷窘境,陈洛的采购计划正是为他们分担相当一部分压力。

饥饿的蒙古市场,完全沦为饱食城一方势力的后方,正在以一种洪荒巨兽般的姿态鲸吞这来自四面八方的货物。

尤其是蒙古贵族,他们缴纳的金银等贵金属本来只能躺在帐篷里发霉,现在正是挥舞着进行倾销的好时节。牧民们驱赶着牲畜长途跋涉到长生堡进行贸易。

秉持着友善理念,陈洛还特令他们用最廉价的普通生铁打造的厨具等等直接交换,在蒙古牧民中留下良好印象,为将来他野心勃勃的民族融合埋种子。

这时候,陈洛忽然想起那殖民地遍全球的大不列颠王国历史中,著名的“羊吃人”的故事。

起因,就是羊绒。这种保暖性能极佳的物资,其价格竟然在英国等同远东出产的丝绸!要知道,丝绸在中国就是非常奢侈的东西,而经历过远洋运输无数水手的亡魂为其增值后,其价格悍然再度攀升十倍。

羊绒带来的利益让所有人眼红,其结果就是土地兼并的加速,所有人都要种植牧草圈养羊群,再没有土壤种粮食,也就是羊吃人。

而陈洛砰然心动的是,在明朝其实也出现这种情况,本来是苏湖熟天下足的明朝,粮食中心却转移到两浙,原因呢?赫然是闽浙海商的走私,需要生丝和棉花,最肥沃的土地都用来种植经济作物,便再度加剧明朝的粮荒。

英国的土地兼并将农民逼成工人,加速了大时代的脚步,中国的却是饿死了王朝,让民族可悲地拜倒在八旗铁骑的脚下。

陈洛从原先聘请的织工中筛选出部分脑袋没有僵死的,让他们开始研究羊毛纺织和羊绒生产,因为这种高质量皮绒在明朝也是奢侈品,陈洛可是看上了富有四海的士阶层的腰囊钱包啊。

他更是大胆设想,既然英国人殖民全球逼迫奴隶牧羊,进行羊绒生产,其暴利必然足以支撑航海这等耗费极高的举动,那自己若是

用羊毛羊绒牧民牧草这一系列圈子,将蒙古人转化为农耕种族,那岂不是完成千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