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199、飞龙在天(2合1)(3/3)

这么久,一出手就不会再给他们机会。

“……今天,我们在全国200个城市同时上线,预计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投放一千万辆自行车……”

“吹牛逼”,钱贵在一旁嘀咕。

许广平仿佛抓到一个稻草,连忙追问,“怎么说?”

钱贵撇撇嘴,“一辆自行车成本,便宜的300元,贵的一千元,一千万辆就是30亿—100亿,超人哪有这个钱。”

许广平很是失望,还以为钱贵能说出什么大道理,原来就是这?

“以超人的实力,付10%-30%的定金,也不是不可能,更不要说现在自行车行业凋敝,这么大的订单,有的是人会让步。”

钱贵一想也是。

许广平编了一条信息,“请各城市经理马上核实超人的动作,是否推出自行车服务?附小黄车图片。”

一连串“收到”中。

有人@许广平,问“怎么回事?”

许广平没有心情回答。

作为一个沉浸出行领域老专家,他一眼就看出了“共享单车”的威力。

台上关煌继续说道,“根据超人出行的数据预测,三年后,共享单车每天至少是1亿-2亿次的骑行。如按照1元钱一单来算,每天的收入是1亿-2亿元,一年就是300亿-600亿元的收入……”

此言一出,一片哗然。

没有人怀疑这个数据只是关煌信口胡诌的,没有科学支撑。

而是下意识觉得有可能。

毕竟,中国曾经是自行车王国。

每个人都对“自行车”耳熟能详,关煌说的最后三公里的行业痛点也确实存在。

刚需,高频,市场规模又这么大。

绝对是行业风口。

相比较“共享充电宝”,“共享单车”的可幻想空间就太大了。

百亿规模,足以诞生数家独角兽。

钱贵疑惑,“他不是吹牛逼吧,有这么多屌丝?”

许广平叹口气,“关键不在这里,而是这盘棋活了。”

“活了?”

许广平:“关煌最缺的是什么?”

“资金。”

许广平点头,“共享单车这个东西,我估计即使能盈利,也不是短时间能成的,但是,它有一个押金,一个人押金一百,十个人就是一千,一千万辆就是100亿,看关煌这架势,估计很短时间就会全国铺开,筹集个十几二十几亿的资金,轻而易举,这样的话,制约超人发展的最大瓶颈就消失了。”

钱贵恍然。

原来杀手锏在这里。

钱贵皱着眉头,“也就是说,融不融资已经无关紧要了?”

许广平无奈,“至少现在这个阶段是这样的。”

还有一点,他没有说。

经此一役,市场对超人的信心大增,对于关煌,佩服的五体投地。

能够层出不穷地推出爆款产品,本身就是一种奇迹。

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什么“反关联盟”,不过是土鸡瓦狗罢了。

钱贵破口大骂,“玛德,这不是变相融资吗?”

许广平无言以对。

……

“好的,大家还有什么要问的吗?”关煌讲解完共享单车的基本概括,随口问道。

无数人伸手,仿佛一片树林。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