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7章 将兵(1/2)
对敌发动进攻。>
先制定作战计划。>
计划应包含敌情分析、火力配置、兵力布置。>
进攻方向、进攻路线…>
主攻、佯攻、策应、预备队…>
甚至撤退路线、伤员处置都要考虑。>
胡义要让九营歪瓜裂枣们完全听令都不一定能做到,更别说如臂使指。>
训练不足那就发挥他们所擅长的一面。>
胡义很清楚手下几位指挥员的性格,带出来的战士估计也差不多。>
基层指挥员的性格,会影响他带出的战士的战斗方式。>
李响连战斗力也许不如大狗,甚至比不上有机排的罗富贵连。>
但是战士们执行命令坚决,绝对远超独立团任何一支队伍。>
一般八路队伍,黑灯瞎火的环境中,进攻一旦开始,手下很大可能会放鸭子。>
李响的性格,独立团中独一无二。>
黑夜,更给野蛮进攻提供了先天的条件。>
所以,直接采取简单而又野蛮的火力碾压。>
清楚记得首长说过的一些战斗经验,小规模战斗应不拘形势。>
眼下兵力优势再加上自动武器优势,在黑夜中完全可以压制训练有素枪法又好的小鬼子,凭驳壳乱射速优势,乱枪齐发蒙死小鬼子。>
难度不算大。>
伤亡...战场上哪有不牺牲就能取得胜利的战例?>
没上过军校的基层指挥员可能临战指挥能力不足,但是九营战士实战经验却不缺。>
进攻开始后,各部之间协同进攻不足,相互之间可以靠吆喝吼来弥补。>
没有任何进攻计划的进攻,九营干得不少。>
胡义没有下达任何作战计划。>
不代表参加进攻的队伍完全杂乱无章。>
罗富贵跟李响只是简单交流几句谁主攻前谁作二梯队,各自招集手下排长班长开始布置任务。>
大狗接到命令后有些傻眼,自己连个突前侦察的任务都没捞着。>
来到从大路上过来的胡义面前嘀咕:“特么我谁都不服,就服你。”>
跟着吆喝一声,手下十余侦察班的精英们迅速收拢,将挂肩插腰上的驳壳枪换给李响手下的战士们。>
全营战士们自觉将心爱的钢盔集中往前边送。>
李响开始给手下排长班长布置任务,排长班长给集结的队伍作战前动员。>
营长说半个小时踏平村子,攻击速度要快,火力集中就成。>
很快,十余支攻击队伍成型:三人组戴钢盔尖兵猫着腰顺沟渠突前,三人组后面十余米沟两边开阔地中两个三人组猫腰跟进。>
位于其中一个三人组旁边的班长提着捷克式轻机枪,他的位置处于两支进攻班之间的空隙,正前方没有人,不时与旁边的兄弟班低声吆喝协同。>
“记住,鬼子机枪响,两个点射之内必须给我干掉...”>
“咱们连九个神枪手,班长你就把心放肚皮里吧...”>
“你娘的心才在肚皮里...心脏在胸腔里...”>
“凶枪?没听说过...”>
“回头急救学习,看老子不整死你...”班长无奈骂:“老子认你组何根生当半个月助手洗绷带...”>
“人死鸟朝天,谁听何根生那半吊子狗教官瞎逼逼...”>
“你们能不能闭嘴,连长听到了有你们好受的...”旁边终于有人提醒:“咱们现在打进攻,你们能不能专心点儿?”>
战术...简单又直接。>
再后面,罗富贵连散乱的队伍拉开成线,轻重机枪组,掷弹组全都压上。>
两个进攻梯次...碾压!>
兵线。>
无声。>
向前。>
啪...当...>
正面顺着沟渠猫腰的空前尖兵刚探出头。>
前方十余米位置终于响枪。>
头戴多盔的战士应声而倒。>
砰砰砰...>
哒哒哒...>
急风骤雨般的驳壳枪、捷克式轻机枪声骤然响成片。>
急促的脚步声开始猛响。>
“冲啊...”>
“杀啊...”>
“小鬼子我日你姥姥...”>
倒在临时挖出来的小腿般高的掩体后的鬼子三人组做梦都没想到,己方仅开了几枪,随即招来近百发子弹!>
这不欺侮人么?>
头顶脚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