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 202章 召集群臣(2/3)

虽然历朝历代皆有修缮,不影响行走出入,但大军开拔,大批的粮草军械运输却颇受影响。

永安帝问道:“湖广、江西、以及广东这三路能够调动的府军能有多少?”

兵部尚书沉吟半晌,在脑海之中细细算了一下,才道:“回陛下,湖广如今能调动的大军只有一万左右,江西一路能够调动的大军约有两万,广东的少一些,只有一万五千左右!这三路能够调动的大军合计四万五千左右!”

广东地处偏僻,不如其余几路,能够调动的兵力少些也属正常,可江西一路,却也只能调动两兵力,只比广东多了五千,那就有些少了!

永安帝眉头微蹙,问道:“四万五千?三路之地的府军,竟只能调动四万五千人马?”

兵部尚书忙解释道:“陛下,这这已然是往好里说了,若是刨去军中的老弱的话,正当年的青壮军士约莫只有三万五千左右!”

兵部尚书越说,永安帝眉心的川字痕迹就越深,脸色也愈发的凝重,语气颇为不善的问:“三路之地,能够调动的大军竟四万五千,还有将近一万的老弱?我大周军制,竟糜烂至斯了吗?”

尤其是最后一句,已然带上了几分怒意,这也是永安帝自即位以来,第一次在众臣面前用上带着怒意的语气。

一旁的太后亦带着几分诧异,几分愠怒的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哀家需要一个解释!”

一国之君的永安帝,加上执掌玉玺,垂帘听政的当朝太后,此时此刻,竟异口同声的表示了自己的愤怒。

群臣纷纷噤若寒蝉!

兵部尚书忙出声解释道:“陛下,大娘娘,南方不同于咱们北地,虽然大周承平了数十年,未启战端。

然则北方靠近边疆,有强大的敌国在侧虎视,是以各路的府军不论是数量和质量都不低。

可南方不一样,南方处在大周腹地,虽然富庶,却也远离边疆,远离了敌国的威胁。

是以南方各路府军的数量皆不如北方,而且为了节省开支,减少军费的无端消耗,南方各路的府军平日亦不如北地的府军那般勤加训练。

请陛下明鉴,请大娘娘明鉴,南北两地府军的战力不可同日而语!若是让着三路兵马去救蜀地的话,只怕力有未逮!”

兵部尚书是个’老实人’,或者说这个时候,他很清楚让这三路的府兵硬着头皮顶上去的后果,索性不如先把事情交代清楚。

和吐蕃交战,可不同于上次镇压荆襄之地的叛乱。

那四府之地的叛乱,多是些强盗山贼,已经经过一些训练的私兵带领着一群被他们蛊惑,也没有经历过专业的军事训练,以前只知道耕田种地的普通百姓。

南方几路的府军虽然疏于训练,人员也是良莠不齐的,但终究是朝廷的制式军队,受过一定专业训练的,总比那些乌合之众的叛军要强得多。

可吐蕃这次来袭的八万大军却完全不同,成都府过来的紧急军报里头已经说了很清楚了,八万大军,在数日之内,连下蜀地边境数城,正在朝着成都府逼近,颇有势如破竹之势。

而且在蜀地边境驻扎的两万边军,也只剩下了一万多,或是被杀,或是被俘的几乎占了三分之一。

还没有算已经沦陷的各州府被杀的府军们。

这样的吐蕃大军,绝不是荆襄之地那些乌合之众的叛军能够相比的。

永安帝和太后纷纷皱眉。

“若是在加上浙江、福建还有江南东路的府军呢?”永安帝问道。

“如此倒是能够凑出十万左右的人马,若是再加上蜀地本身的兵马,以两倍于吐蕃大军的兵力,再加上咱们占据地利的优势,当能解了蜀地之围!只是·······”

说着,兵部尚书却忽然有些犹豫。

“只是什么?爱卿直说便是!”永安帝颇为急切。

兵部尚书道:“只是若是将这六路府军调走了的话,若是南边再出什么乱子,只怕朝廷便腾不出手去解决了!”

永安帝和太后亦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显然,他们对于兵部尚书的这个提议也颇为认同,殿中众臣听罢之后,彼此之间用目光交流了一番,纷纷点头。

卫允亦深以为然的点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