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0章爱干干不干滚(3/4)
/>
如果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话仅仅是局限在孟子的理想之中,那么『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以及『民意』、『民心』等词语,则是成为了历代皇帝和政治精英的关注重点,是任何王朝政治治理的重要约束。华夏历史上的许多制度实践,也都在不同程度上,追求顺民意,得民心。>
所以很明显,华夏是有对于『民众』或是『子民』的初步意识,但是这种意识也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
这个局限性倒不是说和西洋的『公民』有什么好坏之分,因为西方的『公民』和东方的『子民』是根本完全不同的历史发展所形成的概念,不能简单的相互比较评价好坏。>
陈群就是这种观念上的局限性的体现者。>
他看明白了大汉的崩塌,是世家的崩塌,他明白了大汉当下要重新回归秩序,只能靠更多的士族,而不是依靠某个单独的世家,所以陈群向曹操递上了『考正制』,在历史上也就是『九品中正制』,但是因为种种的原因,曹操并没有有效的推动『考正制』。>
陈群之前又借着魏延之事,向曹丕递送上了各地的奏章,原本的想法是利用这样的一次机会,推动冀州士族的联合,将底层的士族巩固在『考正制』当中,让他们像是打怪升级一样自动自发的去寻找经验包,也就是『贼寇』和『旱情』。>
但是很可惜……>
曹丕不领情,或是根本没有领悟到其中的关键问题。>
那就很遗憾了。>
陈群就不准备再去找曹丕说第二遍了。>
『考正之制,以品论人。人分高低,等分上下,以考为制,以正其人。故曰考正。』陈群缓缓的道,『此制旨在选拔贤能之士,以充朝廷之用。今逢乱世,郡县举孝廉难查真伪,又直人才凋零,便以州郡长官为考正,考察本州郡县之人才,评定其品行、才能、家世等事,以定其等。一来可免繁琐,二来亦可公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泰看着陈群,『父亲大人……』>
『如今贼寇于州郡不息,旱情于田亩不解,皆为地方之所难也。』陈群沉声说道,『今某奉世子之令,统御邺城之兵,进伐贼寇,靖平地方……你,知道应该怎么做了么?』>
『这个……』陈泰似乎明白了一些,但是又没能完全明白。>
『崔季珪现在不在冀州。』陈群补充说道。>
陈泰想了半天,然后恍然,『啊,孩儿明白了。』>
陈群点头,『那就去忙罢。为父……三日后起兵伐贼!』>
陈泰吸了一口气,『遵令。孩儿告退。』>
……>
……>
而在冀州被搅动得无法安宁,各人各怀心思的时候,峨嵋岭坡下的曹军营地,迎来了最为猛烈的火炮洗礼。>
汉代的城墙,唐代的城墙,或是明清的城墙,是一样的么?>
显然也不是。>
在上古时期,最早的防御体系就是篱笆和壕沟,是用来防御野兽的,后来为了防御人,才多了城墙。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墙,已经是基本成型,夯土为里,砖石覆面,成为了后世华夏封建王朝城墙的标准。>
只不过因为攻城的手段越来越多,越来越残酷,所以城墙也就开始横向发展,越来越厚。后世大部分能留存下来的城墙都是明清时代的城墙了,而早期的汉唐,因为一方面时间久远,另外一方面则是没明清那么厚重结实,所以存留的都不多了。>
整体上来说,用来防守这个『盾』的强度,是根据当时的『矛』来确定的,因此当斐潜掏出了跨越这个朝代的火炮的时候,依旧是按照旧有防御标准所设立的城墙都挡不住,更何况是营地军寨?>
那么曹军不知道斐潜有火炮么?>
其实是知道的。>
但关键是留给曹操的时间太短了。>
当鄯善国被火炮轰破了国都的消息传递到了山东,还有一些人觉得是斐潜制造的『假新闻』……>
火炮轰鸣。>
斐潜只是动用了两门铜炮,分别连续轰击几次之后,就将坡下的曹军营寨给打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豁口。虽然寨墙不至于崩塌,但是曹军士气明显在崩落了。>
即便是刘柱迅速的组织了人手堵住了崩坏的那部分的寨墙,勉强维持了阵线,但是人心士气上的崩坏,却不是那么容易被填补上的。>
斐潜摆出的阵势,像是螃蟹一样,两只大钳子就是两翼的骑兵。>
中间厚实的阵列之中就是步卒火炮和辎重,而后线也有一部分的骑兵,就像是那些螃蟹细一些的脚。>
步卒的任务,不仅仅是为了进攻,而更多的是为了护卫火炮的阵列。>
骑兵的职责,就是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国民老公带回家:偷吻55次
极品校花保镖
快穿好妈妈的救赎计划
重生80有空间:老公,抱
顶级杀神
八字命师
霍先生,这次真有了!
最强医圣林奇
不与暖男付终身
老子是魔法少女又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