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2章律法(3/4)
辅之地上借尸还魂。>
在骠骑府衙之处,官吏走马灯一般来来去去表忠心,而在青龙寺之处,高台之上,韦氏直系亲属被五花大绑,捆在一起,哀哀嚎哭不停。>
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汇集在了公审高台之下。>
兵卒将人群隔开,长枪和盾牌勾勒出一条不允许轻易逾越的线。>
百姓的情感无疑都是质朴且简单的,好人,坏人,好人就应该受到奖赏,坏人就应该受到惩罚,但是实际上,就连律法本身都未必是非黑即白的,更何况是人?>
汉代的律法,其实相比较后世起来,可以说是简陋的。>
汉代最主要的法典,就是《九章律》。>
这个《九章律》是萧何在秦朝六篇律法的基础上增加了三篇而来的。>
《九章律》包括《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律》六篇,以及新增的《户律》、《兴律》、《厩律》三篇。顾名思义,就可以知道其实在汉代比秦代多的律法,主要区别就是多了后三篇,也就是赋税,劳役,以及战马这一块,以国家律法的形式,第一次确定了国家政权向百姓索要赋税口算,以及要百姓服从的劳役徭役,以及摊派到百姓头上的额外费用,比如养马费等的『合理合法』的存在。>
这对于后世的封建王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何割韭菜,就成为了写在国家律法当中,不可动摇的律令,被一代又一代的封建王朝所继承,弘扬,发展,深化。>
在绝大多数时候,封建王朝的律法都是针对于普通百姓的,而像是韦端这样的士族高门,基本上很少会出现在普通百姓的视线之内,即便是有什么罪行,也都在内部勾兑完毕,只有判决下来之后,普通百姓才会后知后觉的得到最终结果。>
即便是如今斐潜搞出来的这种公审公判的模式,在当下也几乎是走个过场而已,但就像是大汉的《九章律》成为了后世封建王朝的律法模版一样,或许也算是给普通百姓开了一个小小的窗口,让普通百姓也能知道,那些高高在上的士族子弟,其实也和他们一样,并非是神圣的……>
审判的过程么,树倒猢狲散,还不足于展现出当下韦端的局面。>
应该叫做树倒猢狲『踹』,亦或是猢狲『拆』,或许会更合适一些。>
在公审公判的最开始,韦端韦康等还有些气力争辩,喊叫冤枉什么的,可是到了后面乌泱泱的人上来,一个个的涕泪横流表示当年受到了韦氏的多少欺压,多少凌辱……>
有人上台表示自己是被韦氏欺诈了钱财,多少钱,什么时间,都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韦端最开始的还会争辩几句,表示当年你可是哭着喊着,抱着老夫的大腿不放手求老夫收下来……>
那人说他不送就不能做某个生意。>
韦端说那人原本可以不做这个生意,是那人非觉得某生意好,便是腆着脸上门求照拂……>
那人不回答,只是强调当时他为了凑给韦氏的钱,如何的砸锅卖铁云云。>
到了后面,韦端便是麻木的听着。>
这还不算是什么,还有的人上台来控诉韦氏是如何看上了他的内人,然后在他的家中如何的入室宣淫,台下一堆的人在哦哦哦……>
韦端已经麻了,当时难道不是这家伙为了求得生意,亲自将他老婆送来的么,还配合的在门外那什么,而且也不是他老婆,不过是他一个妾而已……>
诸如此类。>
随着上台控诉的人数增加,台下那些百姓也被完全调动起来,几乎没有人会想起其实韦氏先前也做过一些好的事情。>
诚然,对于大多数普通底层百姓来说,韦氏基本上就是剥削者,但是能上台控诉的,而且还能将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描绘得那么清楚的,都不是大汉当下普通百姓能做到的事情,也就是说,这些上台的人,之前多半都是韦氏身上的『猢狲』。>
『韦氏休甫……』大理寺佐事田豫在公审的最后,看向了韦端,『可还有言?』>
『哼,哈哈,哈哈哈……』韦端鼓着眼珠子,瞪着那些上台控诉的家伙,然后惨笑喊道,『天问复招魂,无因彻帝阍!岂知千丽句,不敌一谗言!哈哈哈,天命既定,自古及今,皆然!!老夫就先行一步,在九泉之下候着诸位……』>
田豫没理会韦端的无能狂怒,在台上朗声而道:>
『今奉西京诏令,臣某谨以愚忱,撰判谋逆之罪韦氏曰:>
大汉骠骑大将军平阳斐,仪同三公,开衙建府,收复河山,保我疆土,抚我黎民,乃有不世之功也!今有恶徒,潜蓄异志,图谋不轨,欲行倾覆关中,坏害黎民之举,贪赃枉法,敛财成性,更有污蔑毁谤,连累郑公亡故!纠集不法之徒,围攻官廨,欲害于骠骑也!』>
『其罪滔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後一人
我的末世基地车
盲人按摩师
乡村小草民
超次元战争游戏
我夫人是大家闺秀
我成了牛魔王
嘻哈校园,赖上无赖男友
网游之迷途
原始兽妻生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