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3章相信与否(2/4)
血晕染着每一片的砖石。>
血浆和肉糜粘稠得都能拉丝。>
若是这么不停地打下去,双方伤亡不断消耗,也许等某一方的的人拼光了,剩下的另外一方自然就胜利了。但是这种事情,显然是不可能发生的,只要胜败之势稍显,总是有一方会先败退,并不会真的拼到最后一兵一卒。>
乐进在城下擂鼓助阵,可是赵俨却一直都站在后面愁眉不展。>
时间一点点过去,从天明搏杀到了天黑。>
赵俨知道乐进为什么一直保持着进攻的架势,宁愿多付出伤亡也要持续压迫壶关,就是为了要始终掌握着进攻的权力。>
但是原本应该抵达的物资和补充兵,迟迟不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俨的心中已经升起了一些不怎么好的预感。>
现在这种战法,不对。>
完全违背了兵法。>
赵俨能够理解为什么乐进会这么做,但是并不代表他就真的完全赞成这么做。确实如今曹军的士气不足,而且壶关这里山川险阻,后援乏力,如果稍微有些不对劲,必然是溃败无疑,所以乐进只能是持续进攻,以此来保持一个心理上的优势,压着壶关在打。>
可是如果说按照兵法上面的来说,乐进的这一举动显然是错的。>
这代表着曹军没有什么余地,一旦真的没有援军前来,看不到希望的曹军便是立刻崩溃,而真的等到曹军全军崩溃的时候,就必然是大溃败,能十中存一都是很好了……>
假设打仗是一场考试,乐进的答卷必然是错得一塌糊涂。>
但打仗从来就不是考试,循规蹈矩做出的答案,未必能是最好的答案。>
赵俨不由得喟叹,壶关当下,就像是血肉磨盘,就看谁的援军更快抵达了。>
……>
……>
在壶关北面,石建统御着兵马急急往壶关逼近,准备随时和乐进相互配合,击破壶关。>
作为曹军之下的异姓将领,石建和乐进赵俨等人是一样的,都知道壶关之地不好打。但是山东的阶层就是如此,好打的会轮到他们么?>
虽然说陈胜吴广大吼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是对于既得利益者来说,他们有更多的资源,更多的机会……>
就像是亿元对于某些人来说,只是一个小目标,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连小目标的百分之一,穷其一生都未必能够达成。不是普通人不努力,而是他们没有那么多的试错机会,更没有足够的底蕴可以在浪费几个小目标之后,依旧可以风轻云淡的继续浪费小目标。>
石建其实也很紧张,虽然看起来他好像是临危受命,从容不迫,但是实际上这对于他而言,其实并不容易。骠骑军真就那么好打?壶关真就能够那么好攻?>
如果真的好打,那么乐进早就将其打下来了……>
那可是先登乐进啊!>
富人可以拼资源,穷人能拼什么呢?>
石建知道是壶关的兵卒一直在前方做陷阱,设埋伏,企图阻扰他的前进,所以他不断的轮调兵卒,将疲惫的兵卒拉扯到后方,然后再派遣出休息过后的兵卒往前推进,在确定安全的地方值守,让兵卒在两翼上查探,不给壶关的兵卒任何的机会。>
石建的经验,比卞秉要强得多,但是在之前卞秉主持军事的时候,石建却只是听命行事,丝毫都不多做半分。>
在山东,在没有成为某个人的心腹之前,异姓者总是多做多错。>
简单来说,在没有进入某个圈子内部的时候,怎么做都是错的,而一旦进入了圈子内,怎么做都是对的。就算是一条狗,只要是圈子内的狗,都会被吹捧,羡慕,嫉妒,恨自己不是那条狗……>
石建如果早点向卞秉建议,那么卞秉或许会欣然接纳,也或许会觉得石建到面前指手画脚是不是别有用心,试图在动摇和反抗他的权柄?>
如果等到了问题出现了,石建再向卞秉说明,卞秉会不会想既然石建早知道了,为什么不早说?难不成是在等着看笑话?这种心思是不是可诛之?>
如果问题出现的时候刚刚好石建去提议,卞秉会不会心中怀疑石建为了谋求上位故意搞出来的问题,否则他怎么能这么凑巧就知道?>
石建是夏侯发掘出来的,就意味着他像是带上了烙印的牲口一样,屁股上有夏侯两字,就算是他向卞秉表示忠心,卞秉就会轻易的相信接纳他?>
这就是山东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大汉当下因为阶级固化而产生出来的矛盾映射。>
等到了石建掌握兵权的时候,壶关的兵卒就有些遭不住了。>
壶关兵卒设计陷阱,构陷埋伏,也是需要花费时间,消耗体力的,而如此严寒的天气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宝助攻宠妈咪
彩礼谈崩后,我转身嫁给豪门大佬
灵气逼人
深渊独行
糖果很甜就像你
痴皇归来
天天烧纸,我成了道祖
代嫁——庶女邪妃
世界第一宠:财迷萌宝,超难哄
不朽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