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2章取经,唯一真经(2/4)
上千年光闪闪的灯塔来,却不容易。>
这一次随便忽悠了雪区人,下一次是不是就可以谁便忽悠什么北荒人,然后忽悠到自己子民头上,最后连忽悠得连自己都相信了……>
比如什么华夏『地大物博』,『天朝上国』。>
斐潜很清楚,后世的华夏缺石油。缺到什么程度呢?缺到即便是明知道垄断会导致腐败丛生,依旧不得不让能源系垄断。这些年从油桶里面抓出的油耗子不是一只两只,而是一窝一窝……>
然后表示鸩酒只要不发作,依旧还是可以解渴。不喝,当场死,喝了,还有机会找解药。>
这样就对么?>
至于铁矿、锰矿、铬矿、铜矿、铝矿、钾矿等等,还有一些稀有矿产就不说了,华夏甚至还缺木头,因为华夏木头最多的外兴安岭被败家子给割出去了。>
缺的这些东西,当然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
所以华夏必须要进行主动性的扩张。>
主动的扩张,自然就包括动用武力,还有文化,没错,还有宗教……>
这是一个文明的世界,不是么?>
如果说西域是斐潜动用武力扩张,或是收复的话,南匈奴是斐潜动用文化教化,侵蚀归化的话,那么雪区就是斐潜想要利用宗教进行渗透,最终同化的了。>
哎,斐潜不由得有些想起了自己的那个永远没有通关的文明游戏存档……>
要是有个存档,先试一下,若是不行就可以读档重来就好了。>
『编』,是不能编的。>
所有人都盯着斐潜呢,斐潜若是编了,底下的人就会编得更多。而且还会想尽各种方法去编,最后的苦果却要斐潜忍下,然后让普通的百姓吃下去。>
其实历史上还真有皇帝这么干过。>
比如像是文子,列子,庚桑子,到唐代的时候就被归入了道经体系当中……>
唐朝的时候,皇帝要推道家,结果一看,这道家也太可怜了罢,就只剩下老庄两个老头子撑着了?还要和儒家争扯易经,简直就是要啥啥没有,这还怎么过,于是唐皇便是大笔一挥,宣布从现在开始,文子,列子,庚桑子都归道家了,谁赞成,谁反对?>
臣子左右瞄瞄,相互看看,然后齐齐低头:『吾皇圣明!』>
这种做法确实省事,可实际的效果呢?>
原本这些人的思想未必是道家的,为了和道家扯上关系,又是催生出了更多的谎言,也产生了更多的漏洞。就拿文子来说,其实他和孔子是同期人物,和孔子一样都有找老子请教过学问,可就这样说文子是道教了?那是不是同样向老子请教的孔子也是道教的人了?>
这就像是原本应该是一件非常华丽的道袍,结果上面被打上了几块颜色丝毫不一致的补丁。>
补丁一号。>
然后,补丁一号有缝隙,后人为了牵强附会,又再次打补丁。>
补丁二号,三号……>
最后应该是绚丽无比的华夏道袍之上,一眼看去,都是补丁,只看见补丁了,原本是什么样子,老子的思想,本应是对于天地的认知,就这样一点点的被遮盖得无影无踪。只剩下漫天的神仙,五光十色,却是金玉在外……>
能穿么?>
确实也能穿。>
可是,原本不应该是这样的啊,多么绚丽的思想,多么美丽的衣裳,结果到了后世都变成了这个补丁那个补丁?>
斐潜皱着眉头。>
『士元且在此处稍驻……』斐潜咳嗽了一声,『某……嗯,去去就来……』>
庞统眼珠子转悠了一下,不敢露出笑容,只是很严肃的点头。>
斐潜当然不是为了去更衣方便,而是准备去找外援。>
号称是大汉行走的图书馆,蔡大家。>
斐潜背着手,溜溜达达的进了后院,拐过了回廊,进了后堂之中,抬头就看见了蔡琰正在给斐蓁上课。>
上的是诗经。>
斐潜听了两句,是《陈风·东门之池》……>
说起来这些上古经文,就像是三礼,易经,还有诗经这些,都是需要师傅讲解传授的,否则很容易就片面理解了,或者说只是看到了其表面上的含义,就像是这个《陈风·东门之池》,若是只看字面上的意思,那么就只是城门之处的男女在浸泡洗麻,然后在劳动当中对歌的场景。>
但是如果说再将陈国的历史背景加进去,可能又是有些新的意思衍生出来……>
毕竟文章是需要联系上下文,并且还要根据当时写文章的背景来解读的,才能算是比较正确的理解一篇文章的方法,而陈国当时的历史环境,如果不是有人懂得进行讲解,只是按照其表面意思,表示这就是一群狗男女在相互唱淫曲,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至尊天骄
明朝上门女婿
帝皇的告死天使
宠妻总裁坏透了沐暖暖慕霆枭
八零后修道记
校花的贴身潇洒少爷
神医凰后:盖世小王妃
门客的娇养日常
经天纬地
极品透视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