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章:傅青主(2/3)



小厮脸上的表情僵硬了一息的时间,但转瞬,小厮就摇头,立刻要闭上门:“这位官人您找错人了。”

“锦衣卫王淼在此,我知道,你们不用装了。这院子,差点还会送到本官手里,本官难道还不清楚?你去传话,本官督粮道蔺刚中要见他。我只要他救我女儿出城,我便能让这太原,再度易手!”

……

李自成率领顺军的主力东出太原,朝着井陉关进发了。

但顺军的动作远不止于此。对于顺军而言,他们的举动再也简单的是为了求生求存,为了在官军的围剿之中存货下去。到了而今,顺军的目的已经高了一个层次:他们要攻占天下。

于是,刘芳亮率领着偏师从潼关出发,在洛阳与开封的平原地带与皇家近卫军团中最弱的一个新编第三团鏖战。

在陕北,李过一样率领军队,渡过黄河,朝着山西北部进发。

在太原休息了一阵子后,李自成的顺军主力重新出鞘,一面向东,同时又分出偏师朝着北方进攻。

统领这支顺军军队的是任继荣。

他们的对手是在宁武驻扎的周遇吉。

……

宁武关。

这个地方知晓的人不多,但一说他北边不远处的大同镇,知道的人就多了。这是山西的边镇,与宣府、太原一起构成了九边军镇里在山西的战略防御体系。

只可惜,而今,他们的敌人不在外,而是在内。

从太原往北,过忻州,越忻口寨,直抵阳武峪后转道西北,一路驰骋就到了宁武关。宁武关再往北,那就到了大同。

大同是防御北方草原上鞑子的,所以往南的防御并不强大。

要守住南方的敌人,那就必须要守住宁武。

知晓军略的人都明白这一点,但这么明白的事情,大同镇内的气氛却显得很压抑。直到一个奉着大明皇帝朱慈烺命令的军官进入了代王府。

山西与大明其他地方一样,藩王众多。在太原有晋王,在大同一样有代王。

代王富丽堂皇,雕梁画栋亭台楼阁无不精美。作为代王府的太监总管,张会一向傲然于世。比起一辈子居住在王府的代王朱传齐,张会早年间可是游荡各地,见多识广。越是见多识广,他就越是明白代王府于天地之间有多么富丽。

他照例在王府正门接待了今日得到允许入宫的来人,眼角打量着,很是有些无趣地想着:“估摸着又要来个土包子了,见了我代王府,也不知道会惊讶成个什么样……”

看着来人模样,五官寻常,丢到人堆里都让人难以再看第二眼。身量一样也只是算得上中等,浑身上下如一块黄土一样,半点起眼的地方都没有。唯独要说奇特的,也只有他跨上的一把刀,竟是一把弯刀。

只是,就是这样一个一看就是个普通百姓的人进了这王府,竟是毫无变色,目光依旧平视着前方,信步走在王府之中,竟是仿佛自家后院一样。尤其让张会心中惊愕的是,此人对地形道路的熟悉,竟是比起他这个太监总管还要来得利落,一步步走过去,也不避讳着他。张会稍稍一失神,回过神来的时候就发现这汉子就已经走到了花厅里。

这是代王朱传齐今日召见来人的地方。

见此人这般随意,张会心中微微恼了:“我说这位,您这架势,还真不像第一回来王府的。倒叫我都差点成了陪同的客人了。看什么看?没人教你怎么低眉顺眼好做人?”

气氛微微一僵,来客转过身盯着张会,笑容颇为奇特。

张会很快就明白这一抹笑容的意味。

“张会!怎么说话的?你这差事不用干了,先回去把后院洗衣房的差事管管,明年再看你去留。”一个急促的男中音响了起来。

张会面色煞白,转过身,猛地发现自己几十年奋斗没了,他看着说话的人,明白了自己犯了一个大错:“王爷……殿下……”

“没你的事了!”朱传齐看着眼前来客,热情地拉着来客的手臂,道:“魏镇抚使千里来援,小王碍于礼制未能远迎,今日一见,真……真有我大明天子近卫的……专业风范啊……”

没错,来人赫然就是大名鼎鼎的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魏云山。

作为朱慈烺手中负责国内体系的锦衣卫负责人,魏云山如何能不知道王府内是如何个景象?天下王府修筑的规制都是一样的,张会自以为富丽堂皇能镇得住人,但对于连紫禁城都去过的魏云山哪里会看得上这些?

唯一比较有意思的是,魏云山入行锦衣卫后就越发低调,外间名声极大,神龙见首不见尾一般,成了不知多少灰色世界里的**oss。可任何一人,真真见了以后却绝对会惊愕。因为,实在太过平凡不起眼了。唯有熟悉的人才会根据那柄弯刀猜出他的身份。

朱传齐一连变了几声,显然是没找到合适夸赞的词汇。

魏云山低声道:“代王殿下能于花厅相迎,已然折煞末将了。此番末将前来,为奉吾皇圣命,特为殿下身家安危,百代荣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