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章:亲征阅兵(2/3)

看病施药,二来也担负行政职责,负责检查各处是否卫生达标。在这瘟疫横行的时期几乎有一言以决一家店铺生死的职权。

而今,瘟疫过去,京师各处也开始缓慢恢复平静。卫生所巡逻视察之下,原本那些在京各处人群拥挤的地方渐渐都可以营业了。

众人听赵应先回来说的这个好消息,顿时纷纷惊喜:“京师彻底开禁啦!”

“这可真是个好消息!”

“每日闷在屋内,京里连个消遣所在都没有,忒是无趣。这下可好了!”

“那秦楼楚馆看来应该好了喽?”

“哈哈……”

众人纷纷笑着议论。

赵应先见此,转过身走了。

只不过,赵应先刚走到影壁就见到从倒座房里走出来的席金文。

席金文气喘吁吁,这不是过量运动累得,而是一种激动。他面色红扑扑的,眼睛瞪大,看着赵应先,双手微微颤动着,道:“大事啊,发生大事了!快看,上级的公文!”

“哦?”赵应先一箭步传过去,心中好奇,将这封东城警署的公文拆开了。

与此同时,四合院的庭院里摆着的几张桌子里,老少爷们继续唠嗑着。一桌子的瓜果杯盘狼藉,没了公人,大家说话都顺畅了许多。

“大家伙儿说说,这回京师解禁了,咱们去哪儿寻个乐子?”说话的是洪秀才,这位读书人近日里都在坊公所晃悠着。也不知道他听到了什么风声,抽空就问起京师小学的事情。显然,他是盯上了东城小学的职司,不是教谕也是个什么教职官儿。

只不过,教育总署是朱慈烺的新式官僚系统,里头的人与京师里这些地头蛇是两条线,洪秀才问了几日都没让他拿到个准话。唯一懂点行的反而就只有赵应先,可赵应先是警务系统的,更不会插话。

洪秀才开了腔,画面有些冷场,但很快还是热络了起来。

“演乐胡同是好久没去了,那几个瓦子里的戏我可是盼了好久了,也不知道王大家的本事如何了……”

“要我说,还是勾栏胡同是第一等好玩的去处,也不知道这一场乱子过去后啊,胡同里的姑娘们可还好……”

“那可要先寻些好活儿罢。这一场乱子过后,多少家没得银子了花销……”

众人们议论纷纷,忽然间,仿佛是遇到一阵冷风吹来,话语一下子轻了。就这么,场内突然冷清了下来。

众人转过身,看着发生异状的地方,恍然大悟,纷纷朝着来人道:“赵所长又回来了?”

“诸位,诸位!”赵应先胸膛起伏,看着众人,不住地喘着粗气,又忽然间想起了方才众人谈论的话题,一笑,道:“方才听诸位说起这解禁之后有何地方可以去,但今日啊!我可以解决诸位这个疑问了。方才接到兵部通报:我大明皇帝陛下已然决定,于四月十七御驾亲征,平定西北!”

“吾皇会出宫?”洪秀才目瞪口呆:“还是御驾亲征!”

他刚想心中说这与规制不合啊。

但一转头,就看到百姓们纷纷都是激动难耐的景象:“那个杀败了鞑子,复我京师至少十年太平的皇帝陛下要出宫啦?要御驾亲征?可不是说,我等小老百姓也有希望面见天颜?”

“太好了!俺这一身职司,那也是拜托圣上这一番新政才有的啊。”

“巡警铺的兄弟们,这一回京里的治安给我来来回回刮三遍。等闲不要让一个蟊贼坏了圣上御驾亲征的盛事!”

“治了瘟疫的圣上要出宫了……那还去什么瓦子胡同,老少爷们,赶紧回家准备一身妥当的衣裳啊!”

……

众人嗡嗡闹闹,原本还满满当当的屋子顿时只落得几个坊公所的人在里头。

赵应先大笑着,转过头,看着身边几个老伙计,鼓鼓掌,道:“兄弟们,这一回巡逻要增加喽。不过,好事是警署里特别津贴已经先预备好了,先发一半。这一回,给圣上看出咱们基层干警的本事!”

“喏!”席金文领着几个火甲,纷纷高呼。

……

西元1644年,原定历史上的大明崇祯十七年。

历史,在这一刻已经走上了一条迥异的道路。

但现在,有崭新朱慈烺的时空里,没有历史上京师饱受瘟疫、战败、穷困摧残的衰落气象。没有荒凉、沮丧、绝望的负面情绪。更没有死气沉沉的朝廷。

有的,是一个年轻皇帝统治下朝气蓬勃的新生政权。

他牢牢有力地通过一系列的手段让这座千年古城焕发了活力。

朱慈烺先在承天门里检阅了自己的军队。

这是皇家近卫军团展现自己最强英姿的时刻。

朱慈烺站在承天门的城楼之上,极目远望,看着西方,滚滚铁蹄声传来。首先出现的是军团直属的骑兵营刘振所部。久经战火考验的这支骑兵部队是朱慈烺手中的利剑。

伴随着滚滚马蹄声的,是次第吹响的鼓乐。这是朱慈烺寻人改编以鼓号为主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