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年轻人的理想(3/3)

世态炎凉于此现实得淋漓尽致。

至于缘由也格外简单,金志达不肯付现钱,只肯给一笔很少的定金。

国内当然要先铺货,卖了以后再结算的例子。但金志达要做的生意不再国外,一个昆山进出口贸易公司的名头除了县衙的房子,什么资产都没有。一旦金志达亏了本,他们所有人都要大出血。

朝廷的订单这些年是比较吃相的,特别是军需订单,量大稳定,付钱爽快,是人人都渴望合作的对象。

但与中央朝廷对比而言,昆山的这个小衙门就没有那么大公信力了。

骤然冷热,金志达不以为意,华夏与张书同却着急得嘴上冒泡。

华夏本来还想用行政命令动粗,但金志达等人都连忙拒绝了。这是一个大杀器,破坏规则的大杀器。这等负面手段用出来,哪怕后来赚了钱也挽不回信誉了。

在这个法律几乎失效的时代,经商做买卖就特别依赖信誉。以至于比起后世的一些企业,信誉显得还要好。

金志达没有为难那些商人,而是如往常一样,收取税款。随后用现金付了大部分订单,他知道,这是在为难他自己。

这是一个风险极大的空子。

在过去,地方收取税收是实物税。而今大明以宝钞收税以后,难度与方便程度都大大降低。但碍于朝廷事务繁忙,原来交割税款的时间依旧留了一个巨大的时间差。

这个时间差长短在两个月左右,而这个时间……足以金志达望来一趟越南。

但同样,如果金志达随后没有赚钱回来,要么他自己补贴上税款,要么……就等着朝廷杀头问罪。

对这一切,金志达表现得十分淡定,只有当船出海奔向茫茫南海的时候,金志达才露出了一点点疑虑的表情。

但很快,他就坚定了信念。

“星辰大海的征途,是我金志达的理想啊!”r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